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对两年制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

作者:不详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05年03月23日 08:39  浏览:

:高职教育的基本学制要逐步从三年改为二年,这是高职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学制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笔者通过对我国高职教育课程现状的分析以及二年制高职课程改革要解决的一些主要问题的探讨,提出了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及相应的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的建议。 

关键词:二年制;高职教育;学制改革;课程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三年学制,由于在学习时间上与四年制本科教育的接近,使我国高职教育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仍然是“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的“老三段”或变相的“老三段”。在教学计划中,除去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环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重心错位,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十分薄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基础”,学习了很多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而实际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使高职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就业需要,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二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一、二年制高职课程改革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课程目标的定位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课程目标是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二年制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特别是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质高技能型技术应用性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二年制高职课程目标定位在“员”这一层次比较合适,如程序设计员、网络管理员、数控机床工艺员、数控设备维修员等。

二年制高职课程目标的设定应该面向整个职业,要把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要素,即以职业能力分析为基础,面向整个工作过程,把从业所需要的知识、技能、态度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把职业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课程目标,形成“基本素质一职业能力一岗位技能”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模式。在培养职业专门能力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培养关键能力和基本素质,使学生既掌握做事的能力,又学会做人的本领,既有迅速上岗的能力又有面向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课程设置的原则

1.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首先,应考虑到就业市场的需求,课程设置要直接与就业目标挂钩,要瞄准某种职业并落实到具体岗位,就业方向要在课程方案中清晰体现。第二,课程设置应指向工作需要,即应根据职业需要的知识、能力、态度来设置课程,确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第三,要统筹生涯发展与即时就业的需要,以专业技术学习为基础,兼顾就业需要的灵活性和学生的选择性来设置课程。

2.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原则。二年制高职由于学习时间的缩短,应紧紧围绕专业的培养目标及相应的人才规格,以专业目标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实施系统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专业分析是课程设置的基础,每个专业都应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职业能力要求。课程设置要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和岗位工作技能为主线,特别要围绕核心专业能力进行优化衔接、定向选择、有机整合和合理排序。课程的整合包括理论课程间、理论与实践间、实践环节间的整合,应本着强化能力、优化体系、合理组合、尊重认知规律、缩减课时的原则进行。课程的内容要关注专业的技术发展及相关技能的改进,要把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及时充实进去,克服专业教学存在的内容陈旧、更新缓慢、与企业实际需要相脱节的弊端,使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处于相对稳定和不断更新的交互状态之中。

3.以职业标准为导向的原则。课程设置要与国家劳动部门颁布的行业职业标准接轨,要以职业标准为导向,为学习者提供与其未来可能从事职业活动有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反映其职业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因此,必须以“双证书”制为框架,根据职业岗位要求来设置相应的课程,把职业标准中要求的知识和技能融人相关课程教学大纲中。同时形成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并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总体教学计划中,使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证书标准有机结合,用证书推动教学模式的创新。

4.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的原则。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进行课程设置,是遵照通过职业行动获取知识的认知规律,采用由外围向核心发展的结构,以养成学生现实的职业能力为课程主要目标;按照实践活动形成的需要选择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以工作项目为单位,以职业活动进程为线索组织课程和教学内容,突出专门化实践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重理论、轻实践,理论在先、实践在后,理论是重点、实践是附庸的传统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它是以学生为中心设计的,强调以学生直接体验的形式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

5.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为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需要和部分学生升学的需要,还应增设数学、物理、外语及人文社科类、先进专业技术类的选修课程。

()课程结构的特征

在实施就业导向的能力本位课程时,课程结构一般按模块化设计。其基本设计思路是:首先对某一职业岗位或岗位群的能力进行分解,将其中基本性知识、技能和态度确定为核心技能,设计为核心课程模块;再将该职业范围内适用于各个具体工作岗位的技能确定为选择性岗位技能,设计为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多个核心课程模块和就业方向性课程模块组合成一个专业及专门化方向的课程体系。在这个体系中,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属于必修课程,体现专业特征;就业性课程是灵活多变的,供学生选修,体现就业方向特征。整个课程结构由于核心课程的内在结构和方向课程的多种选择性而具有灵活性、多样化的特征。

()课程质量的评价

高职课程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其质量评价就应以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标准进行,因此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质量观,采用符合能力本位课程性质和特点的课程质量评价标准,从重视学习结果的“终结性评价”向重视学习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转变,注重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尽可能地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形成以口头与书面问答、技能测试、课程实践大作业、毕业实践、实习报告等为主要形式和内容的课程考核评价方法。每一次评价或测试要尽可能地覆盖多种相关能力要素,并将课程质量评价与职业资格证书或技术等级证书挂钩,使课程评价更具有职业导向性和实效性。

二、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高职教育课程体系

()以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要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邀请来自行业、企业第一线的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与学校专业教师一起,通过对各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构成这些能力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要素的详细分析,确定各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不同专业的能力要求各有特点,但从总体上看,基本上由基本职业能力、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职业能力三大模块组成。在确定能力要求时,要把岗位要求置于对职业的整体理解和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分析之中,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是某些专门技能或技术的要求。

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以职业为轴心,从“怎样做”人手,按职业活动的内在逻辑来选择和组合教学内容,构建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立由公共技术实践课程、专业技术实践课程、综合应用实践课程组成的主干课程体系,以保证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需要;安排直接面向不同职业岗位的选择性岗位实践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即时就业竞争力;设置形式多样的创新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构成融职业的一般需要、企业的具体需要和个性的自主选择于一体的柔性课程体系,形成二年制高职课程的特色。

()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要改革传统的实践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在教法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因实践环境施教,积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现场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把实践作为教学的起点和手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合知识和经验,并通过解决实践问题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和独立人格。同时,要加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建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应用信息技术整合实践课程的结构、内容、方法、手段,冲破传统手段带来的实践教学的局限。

()抓好三项基本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1.实训基地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要注重综合性和先进性的改造。实训设备的配置要与企业技术水平相适应,以通用、实用为原则,重点解决好数量不足、实习工位短缺等问题,为学生提供足够时间的、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机会。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中,学校要与周边地区的行业、企业形成密切的产学合作关系,建立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

2.实践教学教材建设。为适应二年制高职实践教学的需要,要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和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要求,结合实训基地具体的仪器设备情况,编写一批具有鲜明高职特色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有机结合的实践教材,做到每个实践环节有实践教材,并且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更新而不断修订。

3.实践师资队伍建设。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实践教师队伍:一是要加快现有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使其迅速成长为“双师型”实践教师;二是可聘请企事业单位有丰富技术实践经验、技能过硬的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专职实践教师,也可聘请企事业单位在职的中青年技术骨干、经营管理骨干作为短期、假日或讲座实践教师。

()以实践教学为中心,构建教学运行与保障体系

要根据高职人才培养对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大纲和具体的实践教学实施方案;要规范实践教学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和实施细则;要实行实训基地的开放式管理,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发挥仪器设备的最大效能;要制定以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标准和各项实践技能的考核标准,强化实践教学的过程监管,建立闭环型实践教学过程监控机制;要使实践教学与职业资格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相结合,在学校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要积极探索可操作的产学合作的教学运行方式,大力提倡“订单”式人才培养。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厅2004年度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立项课题“学制调整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研究”(项目批准号 04SID88041)中期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5年03月23日 08:39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