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立台湾研究所到引进台湾高校人才 |
浙工贸的“台湾效应” |
2012-09-18 |
|
台湾老师在上课中。杨冰杰 摄 |
新学期开学,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9名台湾新教师陆续到校,这是继去年首批引进台湾高校高级人才之后,再一次大规模的人才引进工程。目前,浙工贸的台湾教师人数达到了15位,涉及学院众多专业。
从2006年成立台湾研究所,开展对台调研和研究开始,先后承担了浙江省台办、浙江台湾研究会等10多项涉台委托调研课题,其中学院《构建“海三角”,打造对台海洋经济强市》对深化温州与台湾的交流合作起了积极推动和促进作用。浙工贸逐步从研究经济领域拓展到与台湾高校间深层次的合作和交流,走出了一条促进学校发展的“台湾效应”。
“最直接的体现来自课堂,不仅推动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也推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浙工贸院长贺星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台湾老师很风趣,我们很喜欢上他们的课。”在浙工贸,学生对台湾老师的课评价较高。“想要学生对你的课感兴趣,首先老师要用心,老师要让学生感动,使学生发自内心的喜欢,上课才能有效果。”任教于信息传媒学院的台湾教师费聿明刚到学校就走进了课堂,他的教学理念是“学生是恩人,同学是家人,老师是贵人”。在费老师眼里,学生是他的顾客,他要为学生服务。费老师始终认为,老师辛苦有多大,其价值就有多大。
台湾职教一直走在前列,其先进的职业教育备受称赞。来自台湾国立大学的陈秀雄教授谈起台湾职教的发展时,他说,“台湾有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台湾教育的理念比较前沿,高职院校在课程开发、产学结合、创新教育等方面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值得大陆借鉴。”
在台湾职教,通常授课教师既是学术老师,也是业界的专家,知识结构、实践经验非常丰富,很多教师不仅学历高,而且具备国际视野。来自汽车与工程机械学院的钟老师之前就在企业上班,同时也是台北中华大学的一名特邀教师。“这几天我已经和浙工贸的几位老师一同探讨科研,我想我们可以起到互补。”
在轻工系的泳老师之前就曾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地任教,去年9月份回到台湾任教于中华大学。为了促成刘老师来温教学,中华海峡两岸文化教育推广协会多次和其沟通,学校的诚意最终打动了她。
双方的合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据了解,从2010年,浙工贸就开始筹划聘请台湾高校教师,在中华海峡两岸文经教育推广协会的帮助下,经过一年多的沟通,2011年11月,该校正式与9名台湾副高级职称以上教授签订了来院教学协议。
今年3月,该校继续和中华海峡两岸文经教育推广协会合作展开新一轮的台湾高级人才师资招聘工作,在短短的时间内,收到了100多份的应聘简历,涉及经济、管理、计算机设计、材料、机械等专业领域。5月24日,温州市副市长仇杨均率领温州社会事业团成员赴台湾考察,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与台湾中华大学举行了合作师资队伍培训基地签约仪式,成为此次温州赴台考察的首个签约项目。5月26日,温州市教育局局长谢树华与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抵达中华海峡两岸文经教育推广协会考察温州市设台湾地区海外人才联络站建设情况,并亲自指导招聘面试工作。与此同时,通过网络视频,浙工贸二级学院对应聘教师再作进一步考核。
“请进来,走出去。”从2009年至今,浙工贸连续多年派师生前往台湾,与台湾高苑科技大学、台湾中华大学创建友好学校关系,开展师生间学习与交流。今年7月4日,浙工贸30名教师赴台湾中华大学进行为期20天的培训。
增强两岸的合作和交流,助力学校的发展,从经济领域的交流到文化、教育的合作共赢,成为必然。而浙工贸之所以如此多的动作,一是彰显了学院前瞻性,为增强两岸人才交流打下基础,同时也是对台湾现阶段教育发展所急需的。
由于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已进入比较稳定的阶段,加上人口出生率一直下降,高等教育资源过剩,很多高校拓宽思路,从大陆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进行资源互补。如今,台湾教师在温州可以申报中初级职称,可以办红卡。同时,浙工贸也为老师申请到了聚英家园的人才公寓的租赁房。
“交流合作从原先的教学研究,到现在的拓展人才工作的层面,升华到共建专业的教育内涵建设中。”贺星岳院长表示。今年3月,由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浙工贸与“中华海峡两岸文化教育推广协会”共同合作建立的温州台湾人才工作联络站正式启动。联络站不仅会网罗台湾地区高层次人才来学院任教,还将助力全市引才引智工作,服务温州经济。5月,第一个两岸高校合作的本科专业建设获得批准。浙工贸将和台湾中华大学共建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