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府和家庭对教育投入越来越大,各类学校的校长和老师也感觉很辛苦,为什么社会对教育的质疑和批判反而越来越多?
为什么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孩子的负担还是越来越重?
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学毕业生,毕业面临失业的尴尬?
今年5月起,本报联合温州市教育局、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分别针对小学的分数崇拜;中学的作业压力和大学的就业困境这三个现实问题,开展“教育之问”系列理念大讨论,此次论坛是“教育理念大讨论”的高潮。论坛中,来自海内外的专家,与本土的名师、名校长及学生、家长代表对话,共同思索教育的未来。
谁是人才 ?
您认为怎样的人才才能主宰未来?学校评出的三好生或考上重点大学、公务员的学生,就是未来需要的人才吗?
何向荣(教育部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党委书记):我认为《温州一家人》电视剧中周阿雨、麦狗这样有创业精神的接班人,就是人才;电影《中国合伙人》中的成冬青、孟晓骏这样善于创新的知识精英是人才,未来社会,就需要肯吃苦、能创新的人才。
张志宏(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我认为未来的人才,需要同时具备几个标签。一是他要有独立的人格,要善于创造,要有梦想,并能把自己的梦想与中国梦结合起来。二是要善于学习,善于接受新事物。如今知识日新月异,仅凭一张重点大学的文凭,不思进取也会为时代所淘汰。三是他要有一技之长。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如果能在某个领域有自己独到的积累,他的人生就会从容淡定,就能为社会做出贡献。
谷定珍(省特级教师):三好生、高考佼佼者、公务员在某一个方面算成功人士,但这个成功不等于“成人”、成才。能否成为主宰未来的人才,由很多因素决定,每一人首先需要能做好自己,人人做好自己,社会就和美。费孝通老先生讲过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含义是:人们要懂得各自欣赏自己创造的美,还要包容地欣赏别人创造的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一名学生要成人、成才,如果只获得高分缺失了道德,便是舍本求末。
邱永飞(温州市华侨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校长):主宰未来的人才应该是一种综合能力强、有思想的人,善于组织、协调,并能运用哲学的思想去统筹社会各个要素的人。三好生、高考佼佼者、公务员都是在某一个方面的优秀者,评定他们是否是人才,要看他们是否为社会做出贡献。
王品彰(温州中学高三毕业生):主宰未来的人应该有舍我其谁的使命感、社会责任感及充足的知识储备,还应该有独到的眼光和锲而不舍的毅力。现行的教育体制内,仅限于课本的知识并不足以完成对一个领袖人才的知识武装,故而能主宰未来的人才要在现行体制中出现很难。
朱天乐(温州中学高三毕业生):能够主宰未来的人首先应当拥有强大的适应能力,面对生活与学习的压力,有快速调整自己精神状态的能力,以及在新的领域快速开始自我学习的能力。这类人对于自己认定的事情勇于去做,并持之以恒,才能取得成功。学校评选出的三好学生,高考上重点线的学生以及考上公务员的人,至少在勤奋和自律程度上远超常人,我认为他们一旦拥有一个目标并且为之奋斗就是人才。
谁主未来 ?
吴步旭(温州市第十二中学校长):学校没有办法绕开考试,但也必须培养学生应对考试之外的各种能力,比如通过开设特色课程,举办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和生活,同时,学会沟通与合作。学生只有去亲身感受和体验,非智力因素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我们学校开设了科技创新、话剧等必修课程,开设了智能机器人、米塑等选修课程。这些课程不考试,但要考查,比如话剧课考查学生的表演、表达、肢体语言等能力。学生们非常喜欢。
王品彰(温州中学高三毕业生):我认为教育需要一个大的调整,不只是一个选拔人才制度的调整,还包括培养人才大方向的调整。出了校园,用一张考卷能评定出一个人是否优秀吗?我觉得对于个人素质和品格的评价,教育部门应该出台更科学更全面的标准,在课程内加强学生的使命感,提升个人修养。学校要多组织对学生有益的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谷先生(家长代表):我认为教育最需要重视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他们的礼仪和品格及生活能力。最近在一次亲子活动中发现,许多成绩拔尖的孩子,对于其他家长善意的提醒充耳不闻,甚至连眼睛的余光都不瞟你一下。这样的孩子即便考上清华北大,又能如何?还有很多初中生,家里闹钟没电池了,就要换一个新的闹钟;切个水果,手上会割出一道口子;家长上班,他们就只能天天叫外卖。几乎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孩子,还能主宰未来吗?
郑文娴(温州市健康教育专家讲师团的成员、家长代表):现在的教育真的需要反思了,很多孩子只有学习,连生活礼仪和常识都忽略了;很多老师感觉压力巨大,认为有指挥棒在,教学工作不得不围着成绩转。但我感觉,近几年温州的教育还是有所改变的,孩子在课堂上,讨论式的学习多了。尊重孩子的老师和家长多了。只要学校、老师、家庭的教育理念更新了,尽管高考的指挥棒不变,教育也会出现一些新的改变。
未来需要的人才仅仅具有应试能力远远不够,那么我们的教育应该做怎样的调整?
张志宏:近年来有一个可喜的变化,就是那些高考成绩前15%的学生,不仅成绩优秀,往往心理素质、人文素质、体育、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综合素质。这说明我们的教育也在进步。我感觉教育最急迫要改变的,是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不是只有中高考状元才是人才,衡量人才也绝对不能以分数为唯一标准。那些心态阳光、热爱运动、善于交往、乐于助人的孩子,尽管学业成绩并不突出,同样也是优秀的学生。教育在注重学习能力培养的同时,要为每个孩子树立理想与信心。其次要抓教学改革,课堂不仅仅教知识,更要注重学生品德、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提升。再则我们的课程体系,也应该做进一步调整,能更贴近生活,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另外,学校教育也要思考如何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地衔接,共同促进孩子的全方位提升。
王振中(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教师教育院院长):我赞同袁岳博士的一个观点———学会选择。当人生进入一个个交叉路口的时候,选择很关键。其实教育也同样面临选择。比如现在强调学校要办出特色,尤其是浙江的普通高中课改,要求高中学校创特色、多样化。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学校的特色又是为谁服务?如果只考虑教师团队本身的特质,或者学校固有的传统来设计特色课程,那这种特色就脱离了孩子的真正需求。一千个学生就有一千种个性,他们的天性、爱好、需求都不一样。学校创特色的时候,要站在儿童的立场,考虑我们教育为了谁。只有多样的特色,能够提供给孩子更多选择的机会,这样的特色才能让孩子的个性才得到充分发展,才可以成为掌控未来的主人。
何向荣:温州的教育缺资金吗?温州有几千亿民间资本,温州市政府和教育局也出台了“9+X”文件,鼓励民办学校的发展。温州教育缺生源吗?美国3亿人口,3000多所高校,全球学生都可以申请美国大学;台湾地区2300万人,160多所高校,本科为主,温州有将近1000万人口,但是高校目前只有七八所。最近有媒体发表文章《中国最大的问题是教育,中国最大的失败是教育》,说中国式教育超越了中国足球,排到了失败榜单的第一位。我认为温州的教育现在不缺理念,我们缺的是体制机制的改革。教育可以产业化、市场化去操作。世界上大多数名校都是民办的,台湾160多所高校,生源不够就通过市场化运作,好的学校脱颖而出,差的学校自然淘汰。当前最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把办学的市场竞争机制和教育的社会公益性有机结合起来,勇于进行办学体制的创新和改革。
吴建军(温州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处长):教育如何培养适合未来的人才?就政府层面看,要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理顺教育管理者作为教练员、学校举办者作为运动员、考试评价者作为裁判员三个主体的关系。未来人才综合能力或专业技能的培养,首先需要政府简政放权,因为任何单兵突进式的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彻底解决问题,这也是学校改革的首要前提。从学校角度看,要推进学校制度改革,对外理顺学校与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对内理顺教师、学生、课程三个学校要素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
变与不变 ?
如果高考的指挥棒不改变,我们如何调整心态面对教育?
贺星岳(浙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今年号称“全国最难就业年”,目前就业率从高到低的排序依次为:“985高校”第一,高职院校第二,“211”第三,地方本科第四……如今国家对人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变化,以媒体披露的国内一家大型科研单位的人才配置来分析,这家企业有8000多名员工,其中有12名院士、几百名工程师、7000多名技能型人才。12名院士是出设想的,几百名工程师是把院士的设想绘制成图纸的;7000多名的技能型人才是把几百名工程师绘制出来的图纸变为现实产品。这说明我们的人才需求结构,是多样化多层次的,每种类型的人才都应该有自己施展才华的空间。个人认为,在基础教育之外的框架内,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今后大有可为。
胡玫(温州市第三中学校长):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即便高考的指挥棒不改变,对学生德育、体育、美育、劳动素养等方面的培养,依旧是教育和学校的重要命题。我们已经认识到当前人才选拔的机制,正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而学校要做的,则是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促进学生发展好自己,实现人生梦想。
杨忠敏(温州瓯塑有限公司总经理):上初中时,天天看到校园里的四个大字“学以致用”,我却感觉我学的东西将来一定用不上。后来中考失利,我进了职业中学,曾经一度我很痛恨考试与分数,曾一度自认为是“差生”。但现在我发现,即便到了社会,企业有产值、税收的压力,个人有业绩考量的压力,不能面对分数的人很难面对将来的挑战。建议我们的教育体制,老师和家长,对于分数不太好的学生也能多一些鼓励和宽容,“天生我才必有用”,只要努力,“差生”也会有精彩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