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虎网讯】新闻背景:众所周知,明年秋天江苏省高中将正式进入国家课改实验区。而大多数人不知道的是,目前江苏省已有37所中学试用语文新教材。南京南师附中、中华中学、十三中、宁海中学四所中学已在悄悄进行新教材试用,高中语文新教材的必修本现在已经学完了第一册。高中新教材究竟啥模样?昨天在南京十三中举办的南京市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改实验观摩活动上,率先“吃螃蟹”的学校为数百位语文老师揭秘。
选修加必修,18个学分就达标
十三中特级教师曹勇军透露,语文新教材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高中三个学年中,前1.25个学年学习必修部分,后1.75个学年学选修课部分。用学分制管理来体现对学生学习状况的评判。学习一个模块(一本书)可以得两个学分,必修部分共5本书,10个学分。选修部分要求选4门选修课,共8个学分,选修、必修加起来共18个学分,这是对语文程度一般的学生的要求。有更高学习目标的同学,如学生想考重点大学的中文系或新闻系,建议可以再选3门选修课,修6个学分,共计修到24个学分。
变知识点、文体串连为专题编排
传统语文课本往往以文体或知识点串成单元,造成一种刻板的格式。新教材则强调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提高语文能力,编排体例也变成了用人文话题来统领的一个个专题,希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不是简单的只学习一些语文的知识。在5本必修本中,有22个专题,均是根据某一话题的深浅编排展开。
在22个专题中,体现了三个向度。1、人和自我,启发学生认识自己、认识青春,认识生命。2、人与自然,告诉学生怎么认识自然,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3、人与社会,教会学生与他人相处之道。
具体说来,新的语文课本涉及人成长的方方面面。如第一册当中,专题一是“向青春举杯”,一开头就是一组诗歌,有32岁时的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长沙》、35岁时的郭小川写的《致青年公民》,还有一些诗人在20岁左右时抒写的青春情怀。专题二是“获得教养的途径”,通过文质兼美的文本用较高的立意震撼学生,让他们思考自己为什么要读书。专题三“月是故乡明”,谈故乡的情结。专题四“像山那样思考”谈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以探究为核心变革学习方式
传统的语文课,给人的印象是拿到一篇课文,就是分段,找出文章主旨,说说表现手法。新课改后的语文课上,这只是三种学习方式中的一种。以探究为核心设计专题,引导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变革,表现为三种呈现方式,而且三种方式可以综合运用。新的学习方式包括活动体验、问题探讨和文本研习。传统的学习就是文本研习,而现在强调感悟体验,形成语文素养,在活动中学语文。比如学生可以进行小组探讨,也可以写一封信表达感受,甚至可以开一个诗歌朗诵会。
语文课本成为成长的精神养料
老师们发现,开始学习新课本后,学生们都很喜欢,而且常常是主动去思考。因为选文文质兼美,提供了丰富的语文学习素材,贴近学生的心灵,成了他们成长的精神养料。课文给了学生更多的与人对话的平台,可以跟文本对话,和同学交流,与老师探讨,还可以和家长共同学习。使语文课本更像语文课本。
在学习《十八岁和其他》一文时,要求孩子和家长共同学习,把感动的部分找出来,并且交换意见,家长们热情很高,纷纷给孩子写信。这节课就不仅仅是语文课,还成了叛逆期的孩子与家长沟通的桥梁,不少父母回忆起孩子的童年时光,并提出现在自己的困惑和希望,让孩子更理解父母。
在学习“和平的祈祷”这一专题时,通过对描写战争文本的研读,真实的文字引发学生思考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正确认识战争。一些震撼人心的照片表现的罪恶场面,对学生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要求让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给经典照片配解说词,更进一步加深印象。
选修系列5个系列16本
据悉,选修课也将成为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内容,课标规定选修教材应有5个系列,“苏教版”目前已确定围绕5个系列出16本选修课本。五个系列中包括:诗歌与散文3本;小说与戏剧4本;新闻与传记3本;语言文字应用4本;文化论著与研读2本。选修课本由钱理群、流沙河、毕飞宇、叶兆言等名家主编。
作者:黄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