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州市科技工作会议上,就我市如何在科技创新上求突破,保持国民经济 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确定了 2005年全市科技工作十大目标:
一是优化创新科技发展环境,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制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二是支持创建 3家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技术研究中心), 认定 10家企业研发中心 ;三是 重点扶持、 培育、认定 30家市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 20家专利示范企业 , 支持 10家 企业作为制造业信息化示范推广单位; 四是 推动“百项 关键共性技术攻关 ”工程, 投入 1000万元组织实施10项以上特别重大科技攻关项目; 五是规划建设温州科技城,抓好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开展“大院名校县市行”活动 ; 六是 建立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专家人才库; 七是加大引进创新支持力度, 在重点行业和新兴行业中选择 20个重大科技合作和招商引资技术合作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 八是破解欠发达地区发展难题, 推进科技扶贫,强化农民培训,投入 200万元科技经费到欠发达地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九是 培 育一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组织申报重大生态科技攻关及其应用推广项目 2项,引导产业结构性调整; 十是 做好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工作,加强专利管理、保护和开发,评选十大优秀发明专利,形成并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这些工作目标既建立在市委九届五次全会报告的基础上,又以市政府工作报告为依据,并参照了全省科技工作会议上布置的任务。为完成以上目标,总的要求是围绕“规划、执法、创新、服务”这一主线来推进工作,即在编制好“十一五”全市科技规划的基础上,加强科技行政执法监督,创新工作机制,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执政水平。 归纳起来,有八方面的工作:
一是要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法制建设,为创新创业打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包括要制订“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开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深化市县党政领导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以、加强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开展科技行政执法检查。其中,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和着手温州科技城的前期建设工作已经受到广泛关注,在这方面今年我们想要有所突破 。
二是要做强优势产业,培育高新产业,促进产业振兴。 按照市委全力破解产业“低、小、散”难题,促进优势产业换代升级的要求,我们着重要在加快 培育优势产业、高新产业上下功夫。 要 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汽车零部件、工业电器、泵阀、印刷包装等区域支柱产业,创建一批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中心、重点实验室、信息化示范企业,实施 10-20个特别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每个项目市本级科三经费支持额度达到50-100万元。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办好温州高新园区孵化器,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扶持开发一批高新技术产品和高新技术企业,对获得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家级研究中心的,要给予重奖。
三是要大力开展对外科技合作交流。建立海内外高层次科技专家人才库,经常邀请他们来温开展科技合作交流活动,提升产业层次。要 继续做好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工作, 推动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建设,继续 选择电气、车辆船 舶、泵阀、皮革等重点优势行业,共同创建温州电气工程研究院、车辆船舶工程研究院、泵阀工程研究院、皮革工程研究院等专业研究院,对联合研究院入驻单位和 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 独立或联合研发申报的项目,实行计划单列。要加大科技合作计划项目的支持力度, 选择 20-30个重大引进创新科技合作项目进行重点支持。 围绕市委“一号工程”建设,大力抓好对外科技经贸合作交流,多渠道建立各种联系方式,特别是加强国际间的科技合作交流,以科贸活动促进经贸活动的繁荣。以“大院名校县市行”活动为载体,推动县市科技合作交流的开展。
四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依靠科技进步构建和谐社会。 加大对农业科技项目的投入, 加强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及技术储备能力建设, 以技术进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继续坚持抓好以科技特派员制度为重点的科技扶贫工作, 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计划投入欠发达地区科技开发经费 200万元。突出重点, 加快资源、环境和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进步, 推动农业与社会发展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体系建设。利用国家级星火技术密集区、省级高科技园区等有效载体,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切实提高农业与社会发展技术创新能力,推进区域科技进步。落实生态市建设目标任务,组织申报重大生态科技攻关及其应用推广项目 2-3项,培育一个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配合国家中药现代化示范基地(浙江)建设,大力推动温州中药制药设备企业发展。 落实好“科技兴海”各项工作,结合省科技厅“温台舟蓝色农业产业带”建设规划,促进我市蓝色农业科技发展。 做好防震减灾基础工作,提高防震抗震能力 , 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
五是以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创建为契机,加大对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开发和利用。要加大执法力度,开展 保护知识产权专项行动,打击侵犯专利权的行为,增强全社会专利权保护意识,促进技术创新,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继续推进企业专利示范工作,努力实施行业专利预警机制试点,继续培育和认定 20家专利示范企业。要在2004年已经起步的基础上,加快进度,在启动的五大行业进行专利预警机制试点,取得成功后,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推广,将其做成创新工作的亮点。继续鼓励发明创造,今年要在全市开展十大发明专利评选活动,通过评选,对最近几年来发挥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发明专利进行奖励,引导激励科研人员加强技术研究与开发,促进自主创新。
六是 创新科技管理体制,优化项目管理,提高经费使用效果。科技计划项目的管理要实现四大转变。要转变思路,从单一关注项目微观管理向注重面上宏观指导转变。要主动出击,从被动选择申报项目向主动设计项目转变。要合理竞争,将项目立项机制由指令性计划机制向公平竞争机制转变,大力倡导通过招投标选定项目承担单位。 要 强化监督,从重立项轻管理向立项和实施全程管理并重转变,建立项目责任人信用登记制度。同时,要 深化改革,优化科研院所资源配置,做活、做优科研院所。
七是 加快科学普及,扩大科技宣传,加强科技人才培养,营造良好科技创新氛围。要 加强科技宣传,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和公众科学素养,通过制订和完善科技宣传奖励办法,策划重大科技事件,加大对重要科技新闻的宣传报道,引导更多的人关注和重视科技。要重视加强科技信息工作,加快推进科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社会化,全面、及时、准确地反映科技工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科技行政部门的宏观决策和科学管理提供支持。加强调研,努力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有益参考,开展重大领域开展科技发展问题的调查研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发挥交叉学科优势,就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创新中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现实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政府宏观决策需要的可行性研究等提供决策支持,充分发挥其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决策咨询作用,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另外,还要加强科技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建立健全有利于科技人员创新、成才的体制,改善科技人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八是要按照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切实加强科技部门执政能力建设,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干部素质,提供优质服务。注重学习,认真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把先进性教育落实到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上 。优化窗口服务,简化办事程序,减少办事环节,缩短办事时限,提供优质服务,提升机关整体效能。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完善并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