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全新发展视角
教育部于2006年11月正式启动100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旨在加快建设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优秀的品牌高职院校,[1]充分发挥示范性院校在区域内的导向作用、示范作用和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高职院校办学水平的共同提高,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2]
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既是我国新时期推进高职教育整体改革和质量提高的重大工程,也为我国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突破提供了全新发展视角,其实质就是形成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管理机制,创建区域化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模式,增强高职教育的比较竞争优势和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
(一)高职教育区域化品牌发展模式的动因分析
1.区域化品牌高职创建是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新动力源
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的国际竞争力。根据IMD《世界竞争力年鉴》中的数据计算,在国际竞争力八大要素中,科技竞争力、国民素质竞争力是两大重要支柱,是居于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之首的核心竞争力。[3]而其中国民素质竞争力又是增强科技竞争力的必要条件,没有国民素质竞争力根本就谈不上科技竞争力。尤其是在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中,作为高科技转化链上的高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业已构成提升我国区域竞争力的一大瓶颈。为此,迫切需要加快建设一批理念先进、特色鲜明、质量上乘的品牌高职院校,在带动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改革、办出特色、提高水平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在推进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担负重要职责,并成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新动力源。
2.区域化品牌高职创建是增强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非均衡发展理论认为,受区域劳动力质量差异等因素影响,经济技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无论在世界范围,还是在区域范围内,客观上已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经济增长往往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个或几个实力较强的区域中心,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这些增长极地区对其他地区具有支配效应,随着经济的发展,推移速度的加快,地区差距逐步缩小,实现经济分布的相对平衡,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4]非均衡发展理论揭示:产业结构乃至教育结构更新是区域竞争力向高梯度发展的根本动力;技术创新及模式创新会直接打破区域平衡,逐步由高梯度地区向低梯度地区转移;区域联合与融合有助于减少区域间壁垒,促进分工协作,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可见,发挥区域化品牌高职的引领和辐射功能,势必带动区域职业院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并成为决定区域技术创新、国民素质提高的内生变量,成为强化区域整体竞争力的新增长极。
3.区域化品牌高职创建是支撑区域持续竞争力的新共生带
品牌高职的创建必须立足区域。区域化的品牌往往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区域性,品牌高职在办学方向上应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指向性,能够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二是示范性,品牌高职在办学品位上能够代表区域最具竞争力的主体形象,对本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集群性,按照新古典增长理论,区域品牌可以增加区域产业集约化程度,进而提高该区域的人均资本存量和产出水平。如依托宁波、温州服装与鞋业支柱产业带,形成的宁波、温州职业院校服装与鞋业专业集群带。专业集群带面向区域集群产业彰显专业活力、培养急需人才和提供智力支持,提高了对区域块状经济的服务功能,形成与区域经济“相生共舞”的品牌效应。这种情况说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于高职品牌创建来说是决定性的。差异各异的区域经济在发展并形成自身品牌特色时,必然要求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并行互动与匹配。伴随着与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高职品牌创建才会有较扎实的物质基础和旺盛的社会需求,并将赢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高职教育区域化品牌发展模式的属性分析
通常意义上讲,模式是指在一定目标支配和体制制约下逐步形成的规范化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5]故模式一般具有四大要素,即目标、结构、体制、机制。高职教育区域化品牌发展模式,是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以高职院校个性定位与特色凝炼为内生机制,在特定的教育层次结构与办学类型上,按照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运用品牌发展战略来提升高职院校区域办学实力与竞争地位,获取品牌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所形成的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结构形态和运行机制。因此,高职教育区域化品牌发展模式,在目标层面上,反映出高职办学理念的区域指向性和品牌价值性;在结构层面上,反映出高职办学的区域服务性质、应用教育层次与职业教育类型;在体制层面上,反映出高职投资办学与管理方面的制度特征;在机制层面上,反映出高职的个性特色定位与区域互动发展的运行机制。四个层面相互影响,彼此制约,呈现出如下特性。
1.区域定向性
如前所述,高职品牌发展模式在办学目标上应表现出较强的区域指向性,能够体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和地域特色;更重要的是区域性定位构成高职品牌个性特色的价值属性,成为高职赢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从管理体制来看,高职院校大多隶属地方管理,并以地方财政拨款作为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从模式运行来看,高职院校既要立足地方,又要着眼区域,强调在更合理的区域背景内,整合高职教育资源与区域资源,专业布局适应区域产业,人才培养适应区域需求,技术服务适应区域功能,建立需求驱动型的品牌发展模式,拓展特色办学的广阔发展空间,因地制宜地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2.结构优化性
结构是指事物的构成形式及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区域化高职品牌模式中的结构,宏观上指在区域系统中的定位结构,由布局定位、层次定位、科类定位、形式定位等要素构成;微观上指高职自身有关办学的各种结构,诸如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教师结构、职员结构、生源结构、组织管理结构等的总称。[6]其结构的优化应从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的发展大局出发,以稳定高职专科层次应用型教育为主体,结合学校优势,明确发展方向,重点优化和提升专业结构,在专业结构提升过程中,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育稳定性、资源可利用性的关系,从而使专业结构更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要求,更符合技术发展的前沿水平,着力形成高职专业品牌竞争优势。
3.体制创新性
宏观层面的办学模式改革通常是指办学体制、投资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关键是突破政府集中办学模式,变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的单一性为多元性,探索国有公办为主,民有民办、民办公助、合作办学、集团化办学、股份制办学等多种形式并存的办学模式,明确投资者、办学者、管理者的责任、权限和义务,促进办学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区域化高职品牌模式的重要功能,是立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注重制度创新,增强办学活力,发挥中央和地方两级政府的引领作用和服务功能,依靠行业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长效机制,探索规模化、集团化办学路子,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形成办学活力和特色,有效实现学校与社会的资源整合与合作双赢,在办学体制创新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4.延伸互补性
社会化的竞争机制与供求机制,是推动区域化品牌高职突破学校本位模式、拓展特色办学空间的重要依据和根本选择。品牌高职办学机制的延伸互补性体现在: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核心,以应用研究、科技转化为两翼,切实依靠地方、行业和企业的深度参与,通过合作、合资、联办、共建等多种互动形式,整合社会力量和优势资源,形成集约化、产业化、区域化办学的规模优势,实现学研产训一体化、人才培养区域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多功能拓展、多元化延伸、互动式发展的综合实力,使办学效益和竞争地位得以加强和巩固,特色内涵更加丰富,品牌实力日益增强。
二、高职区域化品牌发展模式路径选择
基于区域整体竞争力战略,区域化品牌高职由学校本位转向社会本位,由封闭发展转向开放发展,由单一模式转向多元拓展,最终由“无差别增长”转向“有机增长”,形成与区域发展良性互动的优选路径和运行模式,呈现出双生共赢的品牌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价值。
(一)产学结合模式
产学结合模式突破校本位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寻求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对接,以产学合作教育为切入方式,以校企结合、定向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为结合点,既有针对性地培养极具企业特征、极富实践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也更便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类在职培训及人力资源和素质保障,更充分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这一模式以“政府搭台、行业参与、校企唱戏”为运行机制,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为基本形式,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的。其基本特征为:在目标定位的适应性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在功能定位的互补性上,主要整合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优势,实现间接教育环境与直接生产环境的融合;在管理定位的效能性上,主要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产学合作教育的重大事宜,开发更为务实的课程与教材;在模式定位的延展性上,主要体现为产学合作、工读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种实践模式,并注重在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区域内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二)集团办学模式
集团办学模式是在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综合性程度增强的背景下,为获得教育规模效益的最优化,通过校企股份制、集团化办学形式,完成校企资源存量的优化组合,实现高职规模化、集团化发展。其主要优势是:寻求实质意义上办学与经营理念的一致,以及体制上的融合,机制上的依存,资源上的互补,利益上的双赢,确保人才规格与发展需求、办学规模与资源配置最大程度的适应性。其运作特征为:突出体制优势,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按照一会(董事会)、三系统(执行系统、监督系统、反馈系统)模式进行科学管理,形成集团化办学的紧密结合体,确立各办学主体在办学活动中的利益原则和行为准则;强化管理机制,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管理运行企业化、资本运作市场化、后勤服务社会化,加强人事管理与财务运作的严密制衡,实现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优化规模效应,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并按照教育规律和产业规律,建立双重功能产学实体,盘活资金存量,提高资源活力,为培训实习提供基地,为专业建设提供服务,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形成市场导向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与自主研发优势。[7]
(三)校办产业模式
校办产业模式主要体现职业技术办学特色,更加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区域经济,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学研产训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其主要优势是:提供教学实践、双师培训、技术开发“三大保障”,强化专业资源、人才资源、产业资源“三源整合”,突出经营功能、服务功能、示范功能“三项功能”,实现教育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三效并举”。其运作特征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突出管理特色,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围绕专业办产业,突出专业特色,依托专业优势兴办校办产业,建立责权利相统一、产学研相结合的专业实体(公司),形成以校办产业为主体、以专业实体为辅助、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或产业实体;办好产业促专业,突出培养特色,为专业教育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培训学生关键技能提供有力保障,为提高双师素质提供有效支撑,也为突出特色专业建设提供坚实平台,发挥校办产业教育、经营、示范、服务多种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与区域经济的整合,增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力和贡献率。
(四)合作办学模式
合作办学模式按照合作主体不同,主要有校企合作模式、城乡合作模式、校际合作模式与中外合作模式等。校企合作模式是根据校企各自优势条件,采取协议运行机制,在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基础上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保证服务双方如约履行各自权利义务,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城乡合作模式是通过加强城乡教育合作,建立起农村经济赖以持续稳定发展的人力资源基础,其主要任务是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造就一批农村致富领头雁和农村科技人才;校际合作模式是学校之间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活动上进行合作共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中外合作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同国(境)外法人组织、个人以及有关国际组织,进行双边或多边合作办学或合资办学,以借助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增强自我发展实力,并利用自我实力抢占技术教育市场的国际份额,在双向互动的国际交流合作中,以人才培养和输出的品牌优势,开拓高职教育的全新领域,拓展国际化办学空间,增强国际化办学的竞争实力。
(五)职教超市模式
职教超市模式是高职院校以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指导思想,借助区域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和专业优势,构建更为个性化的高职“超市”平台,提供技术教育的套餐服务和增值服务,从而增强高职个性化办学的辐射功能,提升区域化高职教育品牌的附加值。所谓“套餐服务”,其主要特点是基于市场需求的技术分类,建立学历教育、网络教育、职业培训及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鉴定、技术合作等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分类市场,提供选择性强、功能齐备的技术服务“菜单”,客户按需“点菜”,学校按需“配菜”,满足社会和个人多口味、高质量需求;所谓“增值服务”,其主要特点是拓展高职的技术服务功能,增强高职以质取胜品位,提供全方位个性化服务,着力以从业者为对象,体现职业培训功能;以企业为对象,强调技术服务功能;以社区为对象,注重社区教育功能,从而以完整的主辅功能体系和个性化职教功能,适应学习化社会的内在要求,关注社会群体所有成员的生存和发展能力,拓展终身化教育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创立卓具特色的高职品牌与竞争优势。
三、高职区域化品牌发展模式保障机制
体制不顺,投入单一,机制不活,这些因素阻碍着我国区域化高职品牌的创建与发展。以品牌高职建设为支点,构建最优化的教育资源平台,形成体制顺畅、投入合理、机制健全、功能完善、具有我国区域化特色的高职品牌发展模式,是在社会市场化程度愈来愈高、区域综合性愈来愈强的背景下,增强高职竞争制胜的品牌竞争力的根本举措。
(一)理顺管理体制
在高职改革和创新中,体制性障碍是最主要的掣肘,体制创新是关键所在。[8]目前,国家计划、政出多门、条块分割、交叉管理,各自集中管理办学权限,形成多头管理利益冲突,这种带有浓厚计划经济色彩的管理体制,很难顾全各地区教育、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极易造成高职布局结构、专业设置的严重失调,构成重复办学、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严重脱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约我国区域化品牌高职的建设与发展。因此,必须本着纵向控制适度、横向联系加强的原则,打破条块分割藩篱,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归口管理,切实建立地方为主、中央引导、突出重点、协调发展的分级管理机制,强化政府统筹、部门合作、行业支持和社会参与。应该看到,着眼区域经济结构布局和发展需求,确保人才规格与发展需求、办学结构与资源配置最大程度的适应性,仅靠高职院校自身要素是十分不够的;只有整合各利益主体的资源要素,建立政府部门宏观统筹为主导、行业部门中观指导为依托、多种合作主体协调发展为基础,共同参与投资和管理,共同分享利益的多主体办学机制,形成“三教(高职、中职、成教)统筹、条(职教)块(部门)结合”的全新的统筹管理构架,才可能实现共同发展目标,获得区域化品牌高职的最优化发展。
(二)完善投入机制
高职教育利益分配与成本分担机制尚未建立,大部分高职院校主要依靠学费办学与地方投入,缺乏国家财政投入制度保证,是品牌高职建设的又一体制性障碍。其根本出路是建立和完善投入机制,增强品牌高职建设的结构性动力。一是从根本上改变高职办学经费来源单一的状况,加大公共财政对高职教育的投入;二是改变我国由国家单一投资的办学格局,注重制度创新,盘活资源存量,建立和完善社会参与机制,发挥社会力量办学的作用,为社会各方投资办学提供有效的政策支持和畅通的渠道保证;三是促进非公有制办学的健康发展,改变我国单一政府办学的所有制结构,通过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改变单一的投资体制与办学体制,为我国区域化品牌高职办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体制上的保障;四是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应将品牌高职建设作为增强区域竞争力的重点工作,将其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财政投入作为学校建设经费的主体,并协调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各种问题和困难,为区域化品牌高职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三)加强自我调适
地方政府、学校、企业三方组织目标不同,利益诉求有别,加上高职院校囿于自身人才培养能力与社会服务实力,未能形成与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互动整合机制,是影响区域化品牌高职建设的主体因素。因此,必须加强自我调适。一是组建由劳动、计划、财政、人事、行业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士共同组成的校董事会,实行校董事会下的校长负责制,形成区域化产学研合作办学的紧密结合体,确立各办学主体在办学活动中的利益原则和行为准则,共同参与重大办学决策和管理,引导和发挥市场在办学行为方面的积极调节作用,确保办学经费的有效投入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大办学水平的宏观监控力度,切实提高办学主体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的动态适应能力。二是学校自身应明确办学服务面向及特色定位,切实了解与研究区域社会需求,不断调整办学模式的目标、结构与功能,以办学特色的凝炼与彰显为内生机制,注重在特定的教育层次结构与办学类型上,通过卓越的办学理念、优质的教育质量、高水平的科研能力等,发挥出区域化办学的最大系统功能,凝聚处于核心地位的竞争能力,体现异质性创造价值和品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