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工贸   >   正文

温度新闻客户端:问计于民|从一技傍身到技能成才,温州如何炼出更多“金蓝领”?

作者:温度新闻客户端  来源:温度新闻客户端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21日 19:55  浏览:

技能人才能否获得宽广的成长空间,有没有高度的职业认可?今年3月,温州发布《“技能强城”行动建设高素养技能劳动者队伍十六条工作举措》,聚焦构建技能培育体系、技能创富体系、技能生态体系,力促高素养技能劳动者队伍“壮”起来。

“不唯学历论”,将青年就业置身于“强城行动”的大局,在温的技能型青年该如何实现“从一技傍身到技能成才”,成长为“金蓝领”?通过亲历者讲述、一线访谈、问计专家,在各方观点的阐述中,问题渐渐有了答案。

亲历讲述>>>

技术工走上“管理岗”

“技能成才”终成职场赢家

何谓“金蓝领”?百度上的名词解释为:有着一技之长,在知识方面也有自己的专攻,又善于实际操作,是某一技术方面的精英。从一名普通的验光师到30家眼镜门店的副总经理,毕业于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的吴登坚深知“技能成才”,是实现“蓝领”到“金蓝领”的晋级诀窍。

与大多数人一样,选择职业技术类院校是吴登坚的无奈之举。高考没上本科线,他选择了职业技术类的学校,他说:“当时选择浙工贸的眼视光技术专业,就是看中其半医半商的专业特点,就业前景比较好。”

正如吴坚登预料的那样,因为有一技傍身,他的求职之路也格外顺利。毕业后,他很快就在黎明眼镜店找到了验光师的工作。虽然每月只有1000多元的薪酬,但他告诉自己,要“沉下心,把技术学好。”

就这样,吴登坚在眼镜店一干就是15年。这期间,他凭借着自己的技术,不仅赢得了客户的口碑,也开始学习门店的管理经验,他也最终成功转型成为温州黎明眼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以前,我总觉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学生,一辈子干的都是技术活。但现实中,有一技之长的技术类人才,只要朝着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发展道路前行,同样能突破职业限制的‘天花板’,从蓝领变为‘金蓝领’。”

回望来时路,吴登坚心有感触。他说,技能人才在日常工作中可能面临发展通道较为狭窄、制度空间较为受限的实际困难,这不仅会挫伤一部分技能人才的工作积极性,也有损于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充实。因此,温州要打破固有的职业发展格局,首先要建立技能人才的发展通道,让更多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在温州看得见未来,更能把握未来。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线访谈>>>

如何培育“金蓝领”

三个关键要素,一个都不能少

俗话说,学好一门手艺,不怕没饭吃。随着温州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新技术、新业态不断涌现,富有实操经验的“金蓝领”日渐成为招聘市场的“香饽饽”。那么技能成才的“金蓝领”要如何炼成?受访者表示,政策引导、社会认可、专业培训,一个都不能少。

从“数控车工”到高校老师,唐必潇尝到了“政策引导”的甜头。曾经高考失利的他,无奈成为一名数控车工,并在工厂车间一干就是10多个年头。10年间,他承担了企业多种口径仪表零部件生产及新产品的试制加工任务。精湛的专业技术与不断进取的创新精神,让唐必潇不仅成为企业的青年骨干,还获得了全省“五一劳动奖章”,领办浙江省唐必潇高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

“如今社会对技能人才越来越重视,我赶上了好时机。去年凭借技师等级认定和一系列奖项,我成功受聘成为一名高校老师。”因为自己的这段经历,唐必潇觉得政策引导至关重要,他也希望社会能继续完善技能型人才晋升与发展的渠道,让有真本事的能工巧匠“弯道超车”,得其所用。

未出校门,就已经成为企业争抢的技术人才。就在不久前,就读于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的黄浩然在第十八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学生组全国决赛中,捧回了智能硬件装调员竞赛项目金奖。有了这份“国奖”的加持,今年即将毕业的黄浩然,求职道路变得更加平坦。对未来的就业方向,黄浩然有了更清晰和明确的规划。这也让他看到,如今社会对技能人才的认可与推崇。

作为一所以培育高技能人才为主的综合性技师学院,近年来温州技师学院毕业的学生广受企业欢迎。学院产教合作部唐成棉道出了其中的关键。他说:“我们的课堂植入了企业发展的需求。我们把企业生产线搬入学校,缩短学生上岗的适应期,使他们未出校门就具有实干能力。”

正是因为学院的教学对接产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使得该学院2023年毕业生就业率98.83%,企业满意率99.84%,留温率90.92%,培养出了一批更好、更匹配产业升级和制造转型的高素养技能劳动者。

除了深化校企合作外,不少已经跨出校门的技术类毕业生渴望获取更多“充电”的渠道,从而实现“蓝领”到“金蓝领”的晋级。

已经在企业工作5年的小明(化名),一直希望能不断自我充电,自我成长。2019年,他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温州某知名鞋企找到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但他的“奋斗”并未止步于此。

他说:“已经5年了,我希望自己今年能有所突破与成就。”小明还告诉记者,他渴望在日常工作之余,获得更多学习的机会,如参加人力资源部门举办的技能类培训,利用企业“培训金”实现“深造”,一步一步朝着技能型人才靠近。

问计专家>>>

合作共赢双向奔赴

技能型人才与“城”共成长

“强城行动”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温州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广大青年鼓足干劲、创新创业、贡献青春。从一技傍身到技能成才,城市如何炼成更多“金蓝领”?

正在从事相关课题研究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老师陈瑶瑶认为,城市与技能型人才的双向奔赴、共同成长,需要推出更多普惠暖心政策举措,更好满足技能型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发展需求,吸引更多技能人才落户温州、扎根温州、建设温州。

破解目前城市建设发展中出现的“技工荒”,陈瑶瑶给出的建议是,首先要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围绕新兴产业发展、市场急需岗位和劳动者紧缺技能,开展新职业新业态新模式从业人员技能培训,如分产业陆续建设产业工人孵化基地,打造产业人才培养的“二传手”市场。

其次,要提升企业培养人才的积极性。按照“谁使用谁培养”的原则,发挥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主体作用,如推行“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学徒制模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人员参加学徒制培训。

“技能型人才在温州施展不开拳脚,还与社会认同缺失有密切关系”,陈瑶瑶在课题调研中发现,目前社会上依旧存在基于职业和身份的偏见,比如提到技师,绝大多数人眼里都是“蓝领”概念,提到工程师就是“白领”,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对技术技能的追求缺乏热情,不愿进厂进企。

因此,她建议城市需提升对技能人才的认可度,引导企业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相匹配的、以技能价值为导向的薪酬分配机制,实现技能高则工资高、贡献大则待遇优,给予一线工人信心。同时完善产业工人晋升渠道,勾勒“普工—关键岗位—产业技工—工程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打通技能人才与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转换通道。而政府相关部门也应组织技术技能工人的评选表彰和竞赛活动,加强技术技能工人的宣传和推广。

乘“职业友好之城”的东风,温州已敞开怀抱,殷殷期盼:将人才培养需求与经济发展现状结合起来,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激发出青年与城市之间双向促进、合作共赢的活力,让温州成为技能人才的“圆梦之城”。

市民期盼>>>

重视技能型人才完善人才政策

市民钱先生:温州要拓宽求职渠道,完善劳动保障,提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前景,以此增强城市吸引力,提高引才留人能力。

市民韩先生:重视技能型人才,建议县(市、区)可以多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打破传统思维,为技能人才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市级层面可以建立技能人才特级技师、首席技师的考评机制。

市民林女士:希望政府部门多提供免费的培训学习机会,多给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市民丁先生:重点优化就业环境方面,吸纳更多优质一线城市企业,在温州设立办公点。保障毕业生来温就业各项补贴能够落实到位,监督企业为职工缴纳五险一金。

网站链接:https://wdapp.wzrb.com.cn/app_pub/xw/yw/202403/t20240320_474738.html?docId=474738

责任编辑:杨凡 最后编辑:2024年03月21日 19:55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