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步入新时期,特别是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产业结构结构调整的窗口期,企业在发展中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实行有效的帮扶,如何实行有效的帮扶,为企业发展指点学津,我市充分发挥政府的有为之手,推出“五帮五助”“万名干部进万企”等帮扶行动,来强化企业内生增长的动力和活力。特别由相关部门牵头成立民营经济学院,打造干部和企业家共同学习、增进互信、同步成长的综合平台,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智力支撑。本着这一宗旨,本报开设“企业学堂”栏目,邀请各方行业专家,知名企业家就当下企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困惑进行把脉问诊,为企业发展指点迷津,助企高质量发展。
案例:
曾经,我市一家知名鞋企准备上市之际遭遇了一场知识产权纠纷,另一家以同样字号侵权为由将其诉至市中级人民法院。出于审慎的考虑,该企业决定暂缓后续股票发行工作。最后在省高级人民法院的主持调解下,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虽然最终相安无事,企业却错过最佳的上市时机,也因被告的角色给投资者留下不好印象。
无独有偶,曾经台州有一家企业已经公开发行,并完成申购及摇号抽签的全部过程,钱已到手,上市只等敲锣,却被监管部门紧急叫停。
原因是该企业的5项现有专利没缴年费,失效了!专利失效意味着技术的免费公开,核心竞争力瞬间没了市场价值,企业丧失上市最大筹码。最终不得不退还已募集的资金,企业自身损失好几百万元。
叶珺君 浙工贸温州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
别让知识产权拖了上市的后腿
因遭遇知识产权纠纷而暂缓上市进程的企业并非个案。上市过程的审查异常严格,除了资产实力、运营状况之外,知识产权成为拟上市企业的关注点。因此,为避免节外生枝,拟上市公司应该对准备使用的无形资产的权属和法律状态进行审查,避免因无形资产的纠纷侵权、信息不真实等因素影响上市进度。往往是很多企业忽略的细节。
很多时候知识产权纠纷通常发生在企业达到一定规模或知名度以后,因此要做到未雨绸缪,在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设置完善的保护策略和处置预案才能有效地防备风险。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技术研发管理、生产管理、营销管理等方面均会涉及。企业应注重并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建立,使知识产权管理事务全方位嵌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把被侵权的风险降到最低限度。
企业知识产权纠纷的一个高发领域就是技术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除法律强制性规定外,多数知识产权的权属可以通过合同进行约定。因此,企业在涉及知识产权权属的问题上,应注重事前或事中的权利归属约定。除了企业内部关系的知识产权权属约定外,企业外部关系的委托或合作更应注重合同约定,把丑话说在前头。
不得不说的是,这几年,企业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不少是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跳槽所致,由此可见加强员工对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而对于掌握本企业核心技术、重要客户名单等商业秘密的员工,为防止技术人员流失所导致的技术信息泄露,企业应与其签订保密协议、竞业限制协议,避免在人才流动过程中造成商业秘密的泄露及竞争优势的减弱。对于引进人才,应做好知识产权尽职调查,做好技术信息来源的隔离保护,确保研发的安全性。
当前,我市大力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做大做强,但不少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意识较缺乏,要避免上市前遭遇知识产权的纠纷,拟上市企业应该结合资本市场,提前做好专利、商标、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布局,做好知识产权的创造、管理、运营和保护显得尤其迫切,上述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反面教材。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