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经过六天六夜高强度的设计与制作,两岸青年创客大赛终于接近尾声。浙工贸的咖啡店里人声鼎沸,台湾学生与温州学生围坐在方桌旁,为下午的成果展示初赛做最后的准备。虽然连日的辛苦劳作使他们略显疲惫,但他们依旧抖擞精神,扑在创新创业的活动中,时而齐心协力地做图、剪辑、制作模型,时而漫无边际地谈天说地,发出阵阵欢笑声。虽然仅仅相处六天,但他们就如同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那般亲密无间。
7月7日,由台湾佛光大学、台湾师范大学等10所高校65人的青年团抵达温州,与大陆7所高校组成的创意青年团汇合,第三届两岸青年创客工作坊活动拉开了序幕。为期八天的创客工作坊活动以“海峡有渡,创意无限”为主题,为台湾学子与温州学子搭建起沟通合作、创新创业的平台,促使温台学子在头脑风暴、创意设计、模型制作、商业策划、现场展示的过程中,相互沟通学习、碰撞思维,同时建立社群联系,以达到深度融合。
两岸学子同吃同住、跨越沟壑
本次青年创客工作坊聚焦温州主要产业和智慧健康产业两个主题进行设计。从产品的构想到做出成果,再到拿出完整的商业策划书并且上台展示,只有短短八天。这对同学们来说,这是一个艰难而又紧迫的挑战。
凭借互联网的力量,双方早在六月便已跨越浅浅的海峡,在社交网络上进行初步的沟通与交流。见面之后,同学们很快进入了状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为了按时完成创业项目,开始没日没夜地挥洒青春。活动一开始,壮志满怀的同学们因为小小的文化差异,还闹出了一些趣事。
来自台北商业大学的王筱琪同学举起一只U盘,说道:“在台湾,我们叫它随身碟。可是在这里,它叫做U盘。所以别人跟我说U盘时,我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来自屏东大学的陈侨弘同学笑呵呵道:“大陆同学说的鼠标,在台湾叫做滑鼠。我那时和温州同学说滑鼠,他们楞了一下,没反应过来,我只好用手比划了一下,他们才明白。”
口音差异、饮食习惯、流行用语、专有名词、繁简字体……不同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岸青年忽然发觉世界是如此的丰富多样。经过短暂的适应与对接,两岸学子的沟通便畅通无阻了。浙工贸的陈娜同学表示,困难基本来自项目本身,交流没什么问题,相处七天,感情也很不错,还忙里偷闲带着台湾同学去“天一角”尝了尝温州美食。王筱琪表示,住在浙工贸的寝室,感觉和住在台北商业大学差不多。陈侨弘则说,温州同学非常热情,团队间和气融洽,现在大家沟通得都很顺利。
“陆生用心刻苦,台生思维活跃”
台湾佛光大学助理教授蔡旺晋第三次组团带队,来到浙工贸参加两岸青年工作坊活动。活动期间,他一直在默默地观察两岸学生:“大陆学生用心刻苦,态度积极,台湾学生在观念与视野上比较开放,思维活跃。但是视野、观念,可以慢慢改善,但是态度、抗压能力、吃苦能力,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培养的。所以台生特别需要向陆生学习。”
以前,两岸学生对彼此的了解,都是通过电视、网络的只言片语,常常会陷入以偏概全、刻板印象的困境。
在这种背景之下,蔡旺晋老师认为,这样一个两岸青年共同参与的创业活动特别有意义:“两岸的学生可以面对面,直接分享自己的思想,生活观、爱情观,甚至未来生涯规划。学会先了解,再相互尊重,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他们这个年纪最难的地方。这个夏令营就像一颗种子,需要氛围的养分,互动的养分,才能冒出芽来。在未来的两岸之间,成长为良好的媒介与桥梁。”
温州元素融入产品,两岸文化相互交融
温州市台办、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同学们提供了平台基础与综合服务。浙工贸的众创空间为工作坊活动提供了有利的硬件保障。在优渥的环境中,两岸学子得以全心创造、无碍交流。短短六天时间,新颖别致的子午茶印、独具匠心的智能戒烟盒、融合温州文化的多功能儿童台灯、以白鹿衔花为灵感的福蝶高跟鞋等产品横空出世,融入温州元素的诸多作品,创意相当惊艳。
比如设计“福蝶鹿城”的小组,他们所设计的一款名叫“翩翾彩蝶”的高跟鞋,以蝴蝶为灵感创作来源,因为台湾以蝴蝶闻名世界,因此寓意台湾青年。鞋身的蓝色代表台湾海峡以及温州山水,流苏的设计则象征着水流动的感觉,意喻着台湾文化漂洋过海,与温州元素融为一体。
“翩翾彩蝶”的高跟鞋
另一组设计的“字绘灯”用乐高积木搭建而成,造型是一只白鹿,色彩鲜艳,充满童趣,它的灵感源泉来自温州“白鹿衔花”的传说,不仅好玩好用,而且充满了温州的文化韵味。
“瓯牖”小组设计的温州橱窗,从温州非遗展品与名胜景点切入,提炼相关的材料、工艺、纹样,设计出一套多方位体现温州文化底蕴的空间山水画橱窗,地方文化与现代设计相得益彰,令人赞叹。
温台学子们不分彼此、戮力合作,连熬几个夜晚,终于迎来了丰硕的果实。在这同甘共苦、交流零距离的旅途中,他们更是收获了珍贵的友情,交到了一生的朋友,把彼此的心连在了一起。相信两岸青年的情感交流,一定会种下和平友谊的种子,成长为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益力量,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