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工贸   >   正文

旧厂房里飞出金凤凰———看浙江创意园转型升级之路

作者:张其亮  来源:杭钢报2016年6月15日第一版
  发布时间:2016年06月17日 08:16  浏览:

涅槃凤凰,往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从7年前的24家入园企业,发展到如今的48家;从不盈利,到实现园区与入园企业及社会的“共建、共享、共赢”;从摸爬滚打,到构建起“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的特色发展模式……落户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的浙江创意园依靠转型升级,赋予了自己旺盛的生命力,更凭借强劲的发展势头,一举成为引领温州市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先头军和领头雁。

“如果没到浙江创意园,你都不知道温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这么好。”一位去过浙江创意园的台湾学者曾在公开场合如是评价。

台湾学者不知道的是,承载这些景象的器皿,前身竟是上世纪50年代温州冶金机械厂的破旧厂房。

依托“腾笼换鸟”建平台

实现园区、企业、社会三方共赢

笔直的大道、高大的树木,一走进浙江创意园,迎面而来一股清新的感觉。映入眼帘的是整齐有序的厂房,但厂房内部却各有乾坤。同是高挑开敞的空间,有公司将墙刷成白色,投影作品;也有公司在一角摆上沙发、茶具,畅谈设计……年轻时尚的装修和激情满怀的文化从业者,为这片占地面积为3万平方米的园区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不仅如此,文化沙龙和文化交流频频在这里上演,思想的碰撞给温州的文化产业发展带来无限生机;热爱文化创意的年轻人在这里创业生根,为温州的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竭的新力量……

早在2007年,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和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就预见性地开了先河。从2007年初开始筹备到2008年进行旧厂房改造,前后又用了将近三年时间进行调整和规划,2009年11月18日,浙江创意园正式开园。它也成为了温州市首家文化创意园。

此后,浙江创意园的开园模式犹如星星之火,在短短几年间点燃了温州文化创意园井喷般的燎原之势。旧厂房改造、闲置土地再利用……“腾笼换鸟”一下子在温州变得时尚起来。

在整个温州都忙着“腾笼换鸟”时,浙江创意园也没有闲着。基于“成其业、优其业、乐其业”的服务思路,园区开始搭建平台。从产品设计平台到展示发布平台,从信息服务平台到知识产权保护与交易平台,从金融担保平台到“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5年多时间里,园区已初步建成了9个公共服务平台,取得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

据统计,2015年园区年收入785万元,利润率7%,实现产值1.92亿元,获得财政补贴259万元。此外,园区被评为浙江省122工程首批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温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并成功创成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2014年,更收获了“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的“国字号”金招牌。

依托主导产业打造“生态链”

让文化产业向上下游延伸

如果你问温州当地人“温州各大文化创意园的特色是什么”,回答十有八九会是“餐饮一条街”。但如果你问“浙江创意园的特色是什么”,回答十有八九会是“设计”。浙江创意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说,“这正是我们园区的主导产业,也是我们与其他文创园的区别之处。”

温州有其独特的地方特色,鞋革、服装、眼镜等产业占据全国乃至全球很大的市场份额,但产品价值却一直不高。“所以我们将设计产业作为园区的主导产业,既能服务于温州很多企业,还能提升温州产品的附加价值。”浙江创意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在“腾笼换鸟”得来的土地上,园区积极“筑巢引凤”。从设计产业入手,开展以文化创意设计项目、设计研发人才为重点的招商引智工作,集聚效应也立竿见影。短时间内,园区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园区集约化和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升。

作为首批入驻园区的文化创意企业,浙江思珀整合传播有限公司最早受益。入园后,思珀致力于帮助温州企业构建工业设计创新体系,通过产品转型升级,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创造品牌价值,与正泰、奥康、万达、康奈、森马等一批行业标杆企业共成长。

如今,思珀不仅仅是品牌服务商,更已经扩张成为文化品牌供应商和文化平台服务商,将目光投向了实体,开发了自有品牌和自有媒介,成功往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延伸。其作品已获得世界三大设计奖中的德国红点至尊奖和汉诺威工业设计论坛奖,在业内享有盛誉。

除了思珀,园区内有4家企业敏锐地嗅到了“设计+服务”的市场先机,纷纷试水为客户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私人定制服务,已渐成为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其中,温州优安婴童用品有限公司,主打专业中高端专业婴童学步鞋;名为“盈合创意”的工作室,主营创意产品设计、打版;ViVi·SiSi国际视觉时尚中心,将重心放在女士礼服、饰品定制以及个人形象设计上;上海昆煦服饰设计有限公司,主打的则是各种时尚包包的定制。

园区内的电子信息研究院则在服务外包方面取得实效。据统计,2015年,该研究院服务外包项目25个,合同金额384.45万元,到账金额239.73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0%。

而这些企业、机构的转型发展之路正是浙江创意园的缩影。

据浙江创意园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园区充分发挥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的平台作用,大力培育创意设计企业,并形成了集产品研发、时尚设计、品牌包装、推广服务等为一体的“设计+服务”产业链。更令人赞叹的是,园区内一个行业的产出,可以作为另一个行业的投入品。比如,设计研发产业的产品可以作为动漫游戏产业的投入品,而动漫游戏服务又可以作为影视产业的素材,大大提高了效率和产出水平。

依托高校扩大“乘数效应”

构建“学园城”互动生态圈

杨忠敏,1991年出生的“90后”、瓯塑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的创办人及总经理、最年轻的“最美浙江人·文化新浙商”新锐人物。他的瓯塑公司和德国门德尔松钢琴公司合作,创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堆塑有瓯塑的名品钢琴,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乐器展、上海乐器展上展出。

这样一位有为的年轻人,2010年时还是一名在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里学了5年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当时,他常去浙江创意园学习瓯塑,兴趣浓厚,毕业后便在浙江创意园创办了瓯塑公司,发展得顺风顺水。

杨忠敏不是浙工贸的个案,也不是浙江创意园的个案。在浙江创意园里创办企业,与园区内的白领一起畅聊企业管理——浙工贸的学生早已习惯了这样充满市场气息的校园生活,浙江创意园也早已为之敞开怀抱。

因为毗邻浙工贸,浙江创意园在温州地区内创造性地开创了一种发展模式——与高校合作。目前,园区内遍布浙工贸各二级院系的创业就业实训中心,不仅实践教学可以进园区,许多理论课程教学也可以进园区。

这是一场双赢的合作。园区里汇集了瓯塑、瓯绣、瓯窑、工业设计、动漫设计、3D打印、软件设计等各种学生创业工作室,每年接受高校师生专业学习和实践600人次。同时也集聚了大批新兴创意创新创造产业群,涵盖文化、工程、创意、艺术、人文等各个院系具有创新创业志趣的创客资源。

园区与高校的合作,使园区吸纳了很多人才,使高校培养出了“杨忠敏们”,产生了“1+1>2”的“乘数效应”。

在此基础上,园区与温州知识产权学院合作,2015年共完成专利申请4408多件、商标代理1497件,促成专利转让许可148件、商标转让许可263枚;代理维权的专利、商标案件240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项目13个,促成质押贷款4800万元;“知识产权温州讲堂”举办10期培训,培训1430余人次。

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是人才。园区还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主动承担为企业吸引和输送人才的责任,组织高校教师和企业骨干“联姻”,做校企合作的“红娘”。目前入驻园区的既有高校的瓯绣、瓯塑、瓯窑等非遗工坊,还有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温州文化创意学院、温州时尚研究院等机构,提高了人才的吸引力,有效推动了“高校、园区、城市”的联动。

依托高校,园区、学院、城市真正实现“三位一体”,并逐渐形成“学园城”互动生态圈。而在这个生态圈内,园区以资源和技术为优势,学院以协同育人和社会服务为中心,城市以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为驱动,三方合力发展,共生共荣。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6年06月17日 08:16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