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工贸   >   正文

园区化推进协同育人生态圈助力创新创业教育———工贸学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纪实

作者:贺星岳 王春柳  来源:杭钢报2016年1月5日第2版
  发布时间:2016年01月06日 10:57  浏览:


多年来,工贸学院(以下简称学院)一直致力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取得显著成效。2004年3月,学院与温州团市委联合创办了该市第一家创业孵化园——温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先后荣获“浙江省省级大学生示范创业园”、“浙江省省级中小企业创业示范基地”等称号;2007年12月,学院与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共建浙江创意园,成功获批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和省级特色工业设计基地;2009年5月,学院与温州市科技局联合建设了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获批“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温州)基地”;2010年,经温州市政府批准,学院成立了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同年设立了创业学院。如今,学院已形成了“学院+园区+城市”互动生态圈,创建了“园区化推进协同育人,生态圈助力创新创业教育”的育人模式,被列为教育部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其特色办学案例被收入教育部部长袁贵仁主编的中国高教改革发展丛书《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2015年12月11日,在温州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该市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徐立毅发表了重要讲话,对工贸学院连续两年获得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第一名表示高度赞许,认为学院的经验值得借鉴。据省教育评估院公布的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与人才培养质量调查结果,工贸学院连续两年蝉联浙江省第一名,在省教育厅教学业绩考核中名列全省第四名(A类院校)。
着力改革,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非一己之力所能成,非一时之势所能立,必须着力改革教学模式,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加强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与教学管理。创新创业工作的推进,首当其冲的是课程、学分学籍管理的设计和创新。在课程方面,学院开设面向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个性化、模块化的课程,供不同专业学生选择,形成多元化创新创业课程超市,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开设创新创业微课程,开发创客教学模块,推行翻转式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在管理方面,完善创业课程学分、证书学分和业绩学分的管理,修订完善教学管理和学籍管理制度,在创业培训与实践中,取得相应证书或成绩的学生可折算一定学分,所获学分替换原专业培养规定的相应学分。同时,实行弹性学制,支持学生保留学籍休学创业。如,学院从2009年开始就在汽机分院开展“2+1”试点,开办永嘉泵阀创新创业班,依托永嘉泵阀产业优势,由学院与永嘉泵阀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合作培养学生,上课地点设在永嘉泵阀产业基地,授课教师全部来自企业家和行业专家,学生通过学分替换,达到毕业要求,顺利获得SYB创业证书。此外,学院还在酒店管理专业开展酒店专业(创业方向)培养试点,制订酒店专业(创业方向)培养方案,从2015级学生中选择部分学生单独组建创业班,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实行就业创业一体化。同时,对创新创业精英班进行改革,采用小班制,举办特色创业班,开设创意创业班、科技创业班、网络创业班等。
建设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学院建立了一支理论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创业教育与创业研究师资队伍,共有专职人员12名,校内兼职教师24名,其中35名教师取得KAB培训讲师证书,5名教师具有8+X创业培训师资证书,4名教师具有沃土网络创业培训师资证书,2名教师具有SYB培训师资证书。同时,聘请了包括温州市“名师名家”在内的30名企业人士担任创业导师。
鼓励学生跨专业实验实训。学院向全体学生开放56个实验实训室,并通过建立学分激励制度、设立开放实训专项基金、配备指导老师等措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生可以跨专业自由组建团队,自主完成项目创意、研发设计、实验性生产制作及成果推介,并上交研发报告和物化的“产品”。实验实训室自开放以来,深受学生欢迎,2014至2015学年共开放六大类105个项目,参与学生达3560人次。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得到真实的创新创业体验,提高了创新创业素质。
培植创新创业校园文化。学院从厂办校到校办厂的转型升级,离不开厂校共生创新创业基因及其所决定的创新创业办学情怀和文化。同时,融合了温州敢为人先的创业精神和敢闯敢拼的创业胆识,形成了“创业精神+创业教育+资本资产经营+自主办学”的特色。此外,通过普及创新创业教育、建立创新创业专题网站、定期发布创新创业信息、举办并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活动,树立创新创业典型。学院还精准提炼并积极落实创新创业“倡、创、闯、唱”四字诀,即“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创”造性地开展创新创业工作,“闯”出一片创新创业新天地,实现学院、部门、其他各主体和师生创新创业的大合“唱”。
拓展空间,丰富创新创业教育资源
积极拓展空间,主动服务社会,充分挖掘资源,有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形成了从学院向四周辐射的“发展群”,并通过政策推动、项目拉动、部门联动、师生互动,让创新创业教育成为新常态。
以园区为立足点,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真正落地。学院在不断发展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和创业学院的基础上,建立并有效发挥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国际外包服务示范园等三大园区的作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如,学院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杨忠敏在浙江创意园师从郑央凡老师,学习瓯塑后创办了温州瓯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荣获“浙江省文化新浙商”称号。学院师生创作的瓯塑作品《雁荡秋色》,入驻北京人民大会堂浙江厅。此外,经温州市政府批准,学院与温州市委宣传部、市文广新局联合建立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为文化创意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打下基础,助推了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还与温州源大青年创业园区、温州大学生科技园、温州创业文化促进会等进行深度合作,并与当地政府、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及时沟通,确保多方参与,协同推进,为创新创业教育服务,有效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以区域合作为突破口,拓宽创新创业教育渠道。学院创新创业教育走出校园,辐射社会,形成学校与社会协同共育的教育模式。如,在杭钢集团公司建设创业学院分院,在半山钢铁基地建立众创空间;在温州特色小镇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苍南台商小镇建设创业学院分院;不断完善洞头青年创业学院、永嘉青年创业学院等,让学生走出学校、走进实体,将体验与实战相结合,对接社会需求,在实际的企业式运行中得到实务锻炼。此外,学院还充分发挥与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共建的创业型高校研究中心的优势,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究,提高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以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为重点,加大创新创业服务力度。学院联合温州市台办共建了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国台办授牌),为台湾青年在大陆创业提供就业信息、培训、辅导和帮扶等服务,有效推动了两岸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实。同时,定期举办两岸大学生低碳设计创客工作坊(一年一届),成立“两岸青年创客联盟”,借鉴台湾高校创新创业经验,整合海峡两岸高校创客资源,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品质。
搭建平台,提升创新创业教育实效
平台是创新创业工作实现发展的关键保障,建立健全、夯实创新创业平台,并持之以恒、精益求精,才能永葆创新创业工作不断突破,取得实效。
搭建众创众筹平台。学院创立了工贸众创空间,并有效发挥众创空间的政策集成和协同效应,实现创新与创业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孵化与投资相结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间、网络空间、社交空间和资源共享空间。以浙江创意园为例,园区内汇集了瓯塑瓯绣瓯窑、工业设计、动漫设计、3D打印、软件设计等工作室,集聚了大批新兴创意创新创造产业群,中心涵盖文化、工程、创意、艺术、人文等各个院系具有创新创业志趣的创客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和时间去选择不同的项目,完成项目要求的学分和实践活动,即可获得相应证书。如,达岸创业咖啡是学院大学生以众筹方式创建的“校园星巴克”,股权则在学生股东之间届届相传,并采用对校内外真实营业的模式,为在校学生提供全方位、全时段的创新创业体验,此举引起了较大社会反响。
打造创业融资服务平台。学院成立的创业模拟银行,针对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扶持资金,解决大学生创业遇到的融资困难,实行虚拟机构、实体化运作。温州风险投资研究院主要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融资服务,并定期举办资本“相亲会”,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资金有效对接。
培育知识产权服务平台。学院建立的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提供有关知识产权的“一站式”服务,像专利申报、商标注册、质押贷款、维权服务等。2013年,经温州市政府批准,学院与温州市科技局联合创建了温州知识产权学院,为培养知识产权经营管理实务人才、服务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发挥了显著作用。
创新机制,完善创新创业协同育人体系
为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取得实效,学院不断完善协同育人体系,建立评价机制,完善教学、学籍等制度,形成适应新常态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
学院进一步健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创新创业项目指导帮扶体系和创新创业社会服务体系,促进创新创业项目团队组建,提供发展战略、管理咨询、公共政策等服务,并提供公共服务平台支持。
同时,学院改革教学管理制度,构建融合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包括创新创业教育过程管理、创新创业学分的科学认定、学生创新创业成效评估等。通过建立创新创业教育绩效评价机制,使创新创业教育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015年11月12日,由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和工贸学院主管,由温州文化创意学院主办,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专业背景的学术沙龙即“文创空间”学术沙龙正式启动。图为温州文化创意学院吴同喜副院长正在介绍“文创空间”学术沙龙创办背景与意义。
2015年12月10日,温州市众创空间建设推进大会顺利召开,市政府授予工贸学院众创空间为首批“市级众创空间”称号。图为学院创客空间的学生正在展示3D打印机

2015年11月18日,工贸学院教师发展中心正式成立。图为学院向4家教师发展中心活动点单位授牌。

2015年12月20日,工贸学院信息传媒学院“蒲公英”志愿者团队走进蒲州街道元庄社区,为孩子们带去丰富多彩的趣味活动。图为活动结束后合影留念。

为促进2016届毕业生充分就业,2015年四季度浙江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2016届毕业生系列专场招聘活动(温州专场)暨工贸学院2016届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在温州人才大厦举行。图为招聘会现场。

2014年10月,工贸学院大学生众筹咖啡馆开业。

2015年7月,工贸学院主办第二届两岸大学生低碳设计创客工作坊,来自台湾8所高校的30多名大学生汇聚温州比拼创意。图为活动现场
二○一四年十一月,“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落户工贸学院浙江创意园。

2015年11月20日,由浙江创意园(温州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区)主办、温州市广告协会协办的“2015温州广告人大会”在浙江创意园举行。图为国内外“金奖”主题广告作品在园区巡展。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6年01月06日 10:57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