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赛场馆西墙,一面全新制作的“地掷球文化长廊”吸引运动员和观众的目光。
“地掷球文化长廊”共分五大板块,第一板块是介绍地掷球运动起源:地掷球在欧美和大洋洲被称为“博切”(塑质球意大利语BOCCE)、“博勒”(金属球法语BOULE),19世纪末风靡西欧诸国,并随欧洲移民在世界上传播,并形成了金属、小金属、塑质、草地滚球、桌掷球、掷弹球6大种类。1986年地掷球正式被国际奥委会列为奥林匹克开展项目。第二及第三板块分别是“地掷球发展”和“地掷球中国”,介绍这项运动在全球和在中国的开展历程,展版中陈列了各届比赛的T恤、会旗、本届赛事的吉祥物、地联主席布鲁诺的签名工作照、中国队在2005年都灵世界锦标赛的照片、参赛纪念品、意大利队访华比赛照片、比赛用球实物、中国方面编写的竞赛规则和介绍地掷球运动的小册子等等。第四板块是“地掷球工贸”,介绍了浙江工贸学院地掷球运动的开展,和两位选手王美、郭晓敏参赛的照片、获奖的奖杯,工贸学院成为国家地掷球训练基地等。第五部分是“本届世锦赛”,展板中一台液晶显示屏不断播放温州风貌、城市文化和比赛的录像。
国际地联主席布鲁诺显然对此非常满意:“这是非常好的创意。我很愿意看到这个文化长廊成为地掷球运动在中国甚至在亚洲的一个象征,并以此来继续推动这项运动。”他说,意大利地掷球协会主席和国际地联技术官员贝尔纳都表示要把自己珍藏的一些“宝贝”献出来给这个展览。布鲁诺先生还动员各参赛队领队都留下一些纪念品、纪念章、T恤给这届组委会,丰富“文化长廊”。
“地掷球文化长廊”由温州金号角广告艺术公司策划制作。里面的实物和图片从国家体育总局小球管理中心和国际地联征集一部分,工贸学院选手出国比赛带回一部分。浙江工贸学院院长、组委会执行主任何向荣认为,“文化长廊”在全世界的地掷球馆是首创,体育运动需要文化支撑。“文化长廊”体现了历史感,使人能看到这项运动的积淀过程和发展前景,并将成为本届比赛的见证。记者朱闻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