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方经济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作为一所校企一体、没有“围墙”的高职院校,我们推出了以“电子信息科技园”、“浙江创意园”和“知识产权服务园”为标志的三个园区建设项目,形成了以政府、行业、企业合作,集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为一体的办学新模式,成为助推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第三种力量。在办学实践中,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跳出教育反思教育,如何跳出教育评价教育,如何跳出教育发展教育,以求更好地发挥高校优势,服务转型升级。
价值定位:高校直接服务“转型升级”的动力源
直接服务地方转型升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即办学价值与定位问题是反思的关键。今年我们以“三个园区”项目直接服务转型升级,择项的关键要素是专业群与地方支柱产业的相关度、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的前景期望。以服务行业转型升级为切入点,从机制上促进学校与行业办学的积极性,寻求内在的产学结合机制,破解职业教育难题。 例如,我们利用旧厂房进行LOFT改造而成的浙江创意园,变“制造工厂”为“创意工厂”,引进高资质的创意机构,形成创意产业集群;同时为工业设计、动漫、鞋类设计与工艺等六个设计类专业搭建成果展示、品牌塑造及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大平台,锻炼和提升了师生的创意能力。
评价机制:解决人才需求结构性矛盾的“指挥棒”
据温州人才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温州企业因转型升级急需人才却招不到合适人才。因此,就业难只是职教、高教改革的表象,最根本的是人才培养模式与人才需求模式不对应。我们秉承“立足市场、产学结合”的办学理念,着力于就业质量提升的系统创新:以用人单位综合评价满意度为人才培养的最终标准,实施校企一体工学结合的“三三制”培养模式、就业体验和职业指导、开展创业教育与创业创新实践,等等。例如,通过与政府联合创办“人才市场”,搭建学校与企业互通的“立交桥”,企业由单纯的关注招聘人才开始转为向学校“定制”人才,使学校招生就业“两旺”。
谁来评价、评价什么、如何评价是“评价”的关键要素。要突破教育界自我评价传统,以社会需求为出发点进行教育评价,评价主体广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评价内容考虑社会综合效益,评价标准参照社会价值体系。评价机制如同“指挥棒”,有助于办学者换位思考以解决当前高职教育面临的困境,切实增强服务地方转型升级的动力。
系统创新:发展“教育服务型”高校的保障
应对转型升级,高职教育改革已迫在眉睫。能否突破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势,通过直接社会服务构建高职教育生态系统,从而真正做到开放办学,实现从“层次”到“类型”的转变,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关键。这些年来,我们构建了从校企一体到政府、产学研、市场相融的教育服务系统,校园与厂区融为一体,人才培养与企业经营相互促进,学校成为了生产性教育基地、应用性科研基地和现代服务基地的统一体。
跳出传统的封闭的教育发展方式,不仅需要高职院校在办学中渗透经营理念,更需要负责人具备企业家精神;不仅要在传统意义上争取各类社会资源,更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综合衡量投入的产出效益,兼顾公平与效率,建立政府扶持下的立足市场、自主办学、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办学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