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工贸   >   正文

孩子犯错后 不愿意老师将自己的问题公开化不愿意家长使用暴力或冷暴力

作者:蔡学萍 胡昱伟/文 韩驰/制图  来源:温州晚报11年12月4日第12版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05日 08:04  浏览:
每个人都有犯错的时候,更何况是成长中的孩子。孩子犯错后,大人该如何对待?孩子们最不喜欢大人采用何种方式?近日,本报文教部联合浙江工贸学院市场调查中心对200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做错事后,你希望老师、家长如何对待”的问卷调查。
孩子对老师最大的不满是:
将自己的问题公开化
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于“老师最厉害的杀手锏是什么”的问题上,有63.3%的学生认为是“请家长”、21.1%的学生认为是罚抄作业、15.6%的学生认为是罚站。
市区一名上初二的男生说,一次活动中,由于他在不能讲话的时候讲了话从而导致他所在的班级被扣了分,结果班主任一怒之下,让他请家长过来,把他的旧账新账一起算。当时他表面上说:“我知道自己错了,我会改正。”但是内心里,他却恨极了老师的这种做法。回家后,他又挨了父母一顿臭骂。所以,从此以后他对这名老师很反感。
采访中,不少学生表示有过被罚抄课本和罚站的经历。一名男生说,一次他背不出语文课本中的一段内容,结果被老师请到教室后面站了十分钟,还有一次被老师罚抄五遍课文。一名初中生也说,有时他和同学背不出英语或语文课文,老师也会请他们站到教室后面,或者在位置上站一会儿。
记者发现,大多数孩子对请家长、罚抄作业、罚站这些老师的杀手锏深恶痛绝。有孩子说:“罚抄作业、罚站这两样武器实在是太不人道了!平时作业本来就多,再罚抄课文,晚上基本就要十一二点才能睡觉,迟的甚至要后半夜了。而罚站更是让我在全班甚至是全校同学面前丢脸。”
除了这些,老师还有几项让孩子不满的行为: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让人颜面尽失;在学校犯错没有当场批评,却私下给学生父母打电话告状。
由此不难看出,孩子对老师最大的不满在于将自己的问题公开化。孩子们在学校里无论是犯了什么错,绝大部分人都不想被他人包括父母知道。
孩子们最期望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间的关系,当自己做错了事,老师在众人面前会帮自己遮掩,在私下里主动指出,帮助自己寻找问题的根源并指导改正。他们希望老师批评时态度要和善,有谆谆教导之意,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地一顿狠批。
孩子不喜欢家长使用:
暴力或者冷暴力
古人云:“棍棒底下出孝子。”于是乎,无数的孩子在棍棒下成长。如今这种武器虽然已经不再被家长广泛使用,可是仍然让许多学生痛恨。在接受记者采访的近百名学生中,几乎没有没被家长打过的。
记者发现,许多小学生只记得父母打过自己,但什么时候打的、打得重不重等内容都不记得了。可是中学生就不一样了,有的孩子能够将自己被家长打的时间、地点、经过以及原因都描述得很仔细。
当孩子出现成绩不好、偷吃东西、不愿上课外补习班等行为时,都会被家长打。孩子们说,被家长打后,真的是打在身上痛在心里。
在“如果考试考得不好,你希望家长如何对待”的调查中,大多数孩子希望家长能够安慰他并和他一起分析总结原因。而调查结果表明,占了54.7%的家长会狠狠批评孩子或者虽不责备但唉声叹气。
一名高中女生告诉记者,小学时每次考试考砸了,父母都会狠狠地批评她。到了初中和高中,如果考试考得不好,父母不责备她,但会发出无奈的叹息。这重重的叹息声,就如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她的心头。她宁愿父母狠狠地骂她或打她,也不要用这种无言的方式来增加她的心理负担。
不少学生说:“我们需要成绩,更需要被尊重。”
而饭桌批斗会更让孩子们难以接受。“你今天怎么回家又迟了?”“你如果这次钢琴考级还不能升上去,放假旅游就取消。”一些孩子叹道:“还让不让人吃饭了?”一名孩子告诉记者,他的父母经常在吃饭时批评他这不对那不对,他想,批评能不能找个合适的时间呀。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他们表示自己不希望被压制、被逼迫着去服从家长的命令。他们渴望能和家长平等相处,在自己犯了错误或者成绩不理想的时候,父母能像朋友一样和自己沟通、交流。特别是成绩不理想而心情低落的时候,父母能够替自己着急,帮自己想办法。
针对孩子的错误行为:
要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丹·加特来博士分析了孩子错误行为的三种水平:
第一种水平是尝试水平,即孩子表现出某种行为是在试图学习如何行动,是在试验四周环境对自己行为的反应;
第二种水平是社会习惯水平,孩子学习或表现出某种错误行为是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这样做是对的,因为他们看到同伴这样在做,或在某种场合他们曾观察到类似行为;
第三种水平是情感需要水平,孩子在生活中碰到不如意、不顺心的事情时,他们常以激烈的方式对外界做出反应,以宣泄自己的情绪。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而老师和家长对待他们的方式至关重要。如果方式不当,会引起孩子的反感甚至恐惧,孩子首先学会的不是找出问题的根源,而是想方设法掩盖自己的错误。相反,孩子如果得到老师、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那么他所学到的将是承担责任,找出问题的根源。
一名女士告诉记者,小时候,她有一次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玻璃杯,父亲知道后狠狠地揍了她一顿。从此以后,凡做错了事,她都会拼命否认,推卸责任,以免处罚。那次“玻璃杯事件”,由于父亲不妥当的处罚方式,给她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有家长说,跟孩子有时可谓是斗智斗勇。而大家都明白,这场“战役”的目的只有一个——让孩子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如何改正。
知名教育专家熊丙奇认为,在教育的过程中,适当合理的惩戒是必须的,比如说合理的批评、与孩子约定好的惩罚,但必须要有个“度”,一旦越界,就很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另有教育界人士指出,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是父母面对孩子错误行为的首要原则,但这绝不意味着父母对孩子错误的迁就。
国家一级心理咨询师蔡劲林也认为,教育孩子,正面强化和负面强化两种教育方法都需要。作为奖惩的实施者教师来说,实施负面强化,也就是批评、否定、处分时要特别谨慎,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尊重和保护孩子的个人权利,在充分理解、尊重人格的基础上,给予他们帮助,这样才能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任何一种教育措施和方法还是要看它的最终影响和效果,也就是说,看它对孩子的发展是起到了正面的促进作用呢,还是起到了反面的消极作用。

有专家认为,在对孩子的教育中,不管是学校还是家庭,都应做到奖惩平衡。在家庭和学校里都应明确制订一套长期稳定的奖惩制度,为显示公平,也可以让孩子要求家长和老师做一些合情合理的事。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奖惩方案一定是孩子所认可的。奖惩一定要遵循每个孩子的特点,正面强化,因事而异。而且,批评孩子前要先给孩子一个表露心迹的机会,先搞清事实,也许孩子只是无意中犯错,已经知错了。而若孩子是有意而为之,更要先知道孩子犯错的动机。为什么老师和家长的一些批评方式孩子不喜欢,更多是因为成人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没做到换位思考。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1年12月05日 08:04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