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喊了这么多年,为什么学生的负担还是如此沉重?优秀的成绩,一定要以繁重的作业和牺牲睡眠为代价吗?为什么这么多的大学生,毕业面临失业?为此,本报联合市教育局推出“教育之问”系列话题,开展“新时期教育理念大讨论”。
2013年号称“史上最难就业年”,全国699万名大学应届毕业生,毕业面临失业的尴尬。省教育厅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浙江省有近26.7万名大学毕业生,截至4月底,就业签约率仅两成,其中本科生签约率仅17.95%,成就业难“重灾区”。“教育之问”第三期沙龙,聚焦本土近2万名即将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温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也这么困难吗?是大学的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还是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过高?除了等待,大学毕业生还能做些什么?
温州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也很困难?
张玲玲(温大城市学院金融分院党总支书记):我感觉温州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没有想象的那么糟。我今年带的一届毕业班,全班40多位学生到现在为止与用人单位签约的有30多位,其余10来位,除了考公务员的,就是等着进银行。
陈宏毅(温州大学就业处副处长):如今社会对大学生就业的期望不断提前,总希望他们还没走出校门就已被抢订一空,这是不现实的。大学生走向社会需要一个比较、适应的过程,个人以为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会比较客观。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的数据表明,截至4月中旬,2013届硕士毕业生签约率为26%,本科毕业生为35%,均比去年下滑10多个百分点。在残酷的就业竞争背景下,大学生要学会先就业再择业,在现实中磨炼自己。
谷智静(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处处长):我们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像交通银行等单位每年都提前到学院招聘毕业生。
郑节霞(温州医科大学就业办主任):到今年5月底,我们学院毕业生除去考研和出国,就业率近60%左右,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医科专业的学生,就业其实不成问题,我们的困惑是如何鼓励学生到最基层的岗位工作。
林成堂(市教育局高教处):就全国而言,高职高专生与本科生数量的比例约为1.23:1。但浙江省高等教育结构呈“倒金字塔”式,高职教育在校生规模不足高校生总数的三分之一。我市现有普通高校7所(含筹建中的温州肯恩大学),在校生7.65万人,其中本科院校在校生4.89万人,高职在校生2.76万人。据201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发布,全国高职就业率达89.6%。由于我市高职规模小,地方产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需求量大,近年本土4所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大学生就业危机,症结何在?
张小燕(温州大学教授):这次教育部门敢于和媒体联合讨论这么现实的教育问题,敢于革自己的“命”,作为一名老教书匠,我感觉教育有希望。大学生就业危机的背后,是全民思维的失衡,是政府规划的失衡,是教育规律失衡,是信息失衡,这不是这群天真烂漫的大学生的错。如今全国人民“发高烧”,对于孩子高期望,对于人才高消费,造成了全社会的浮躁。胡适先生说:大学是老师的烟熏出来的,是用老汤炖出来的。但很多地方,办大学如办企业。政府对于大学没有超前设计、通盘考虑,一座座负债累累的高教园区拔地而起,全国各地高校不断扩招、不断合并。另外,许多学校和企业过分夸大自己的就业率,让所有的毕业生手足无措。我以为,高等院校就应该是高雅的殿堂,研究生要有科研,本科生要有底蕴,要让学生焦躁的心态先安稳下来,大学生就业,要做坚果,不能做鲜果,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严忠(温大城市学院教学科研部部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一个金字塔状,塔底需求量最大的是技能型的人才,塔尖才是企事业高管。但如今大部分的毕业生和家长都期望自己能找到类似企业高管的工作,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预期完全颠覆了人才的需求规律。社会不但需要高管,更需要创业先锋,需要脚踏实地的技术工人。
谷智静:我们一直在研究课程设置与市场接轨,但市场千变万化,高校培养的人才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岗位,企业应该承担起相应的人才培养功能。另外,大学生适应能力差,怕吃苦这是事实,但这是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和家庭教育不力的后果,不能把责任都推给大学。
张玲玲: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首先是“有业不就”,毕业生的目光瞄准的除了公务员还是国企,不愿进民企;其次是无业可就。国家经济的大气候和地方产业调整,一大批用人单位在裁员,留给大学生的就业机会不多;再则是有业难就。企业找不到优秀的人才,而大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岗位,除了大学课程设置的原因,也与大学生自身竞争力不够有关。
唐晟(富爵投资公司董事长):我们单位的员工绝大部分是本土金融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几年做下来业绩都很不错。我们每年开设分公司需要招聘大量人才,但很多大学生却一直找不到就业机会。我认为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在于信息不对称。或者说他们捕捉就业信息的能力还不够强。
黄苹(宜信财富温州营业部培训主管):我当过大学金融专业的老师,到公司之后最深的感触就是大学的教材内容与现实差距很大。我们证券公司的金融产品结构与华尔街是同步的,很多金融名词,在以前大学的教材里根本看不到。现在我们招聘的大学毕业生,至少要培训3个月才能适应岗位。我建议大学应该多与企业合作开发课程与教材,让专业与市场接轨。另外,大学毕业生就业可能会碰到业绩考核的压力,大学教育要提升学生的抗挫折能力。我们企业最欢迎的毕业生,具备以下三个标签:1、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2、具备诚实守信等良好品格;3、做事坚持不懈,并有抗挫折能力。
除了等待,毕业生还能做什么?
朱瑜(温大城市学院毕业生):30岁前跟对人,30岁后做对事。我现在对这句话有着深刻的理解。两年前我刚从温大城院毕业,到西门子公司是从站柜台做起的,现被升为温州、台州地区的业务主管。任何好的岗位,都会垂青吃苦耐劳的人。温州的大学生,家庭条件都不错,很多毕业后都等着家里人托关系给安排工作,找工作眼高手低。要想改变就业困局,只有先改变自己的态度。
陈一平(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副主任):说今年是“史上最难就业年”,并不是空穴来风。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温州经济的转型,再加上去年以来温州一批小企业倒闭,许多企业减员增效,能够留给大学生的机会少之又少。但只要你有一技之长,肯吃苦耐劳,善于学习,优秀的人才永远是稀缺品。
廖文献(浙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副处长):我们学院鼓励学生“先就业,后发展”,从毕业生回访、调查发现,有梦想、肯吃苦、善坚持、能够沉下心来的学生,往往职业发展较好。从很多企业的反馈信息来看,人品好、具备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更受企业欢迎。
就业危机,如何破解?
周东启(温州大学城市学院教授):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我认为危机没有那么严重,但不等于就业竞争不激烈。学生在大学上课的时间,除了必修的科目,用来学专业课程的时间最多占1/3。大学之大,不在于你“学会了没有”,而是你“会学了没有”。我认为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在于他对所学的专业没有兴趣,让一个人一辈子做一件不愿意做的事,是何等的痛苦!自然就业后也给用人单位增加了管理难度。我们目前的就业危机,不是人多,而是才少,真正对专业有研究有兴趣的人太少。我建议大学生要稳定焦躁的情绪,蓄势待发找准自己喜欢的职业,带着激情去工作。
胡伟国(温大城市学院党委书记):我认为大学生就业,在经济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尽量选择自己喜欢做、擅长做、能做好的职业。所学非所用,是最大的人力资源浪费。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四个主体都要负起责任:首先是国家对于大学生就业有没有一些政策引导,比如鼓励大学生到西部或农村工作。其次是学校,是不是从大一开始的课程设置就考虑与市场衔接;有没有好的师资队伍;有没有提供好的实践平台。快毕业才想到推销学生,那培养的人才质量一定有问题。再则,企事业单位有没有提供培训的机会。还有学生自己各方面能力是否具备,是否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做过规划等等。只有四方主体共同努力,就业难题才有破解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