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6月15日电最近,一股学期改革之风在中国高校悄然兴起——北京大学在暑期增设小学期,目前70门课程名额已满;浙江大学的学生从今年秋季起分春、夏、秋、冬四学期上课;厦门大学今秋将实行“两长一短”的三学期制;南京大学、复旦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也纷纷实行三学期制。高校师生们在表示出新奇、疑惑、观望等不同心态后,也开始意识到,他们沿袭了数十年的学习与生活习惯将要改变了。
“学期改革,真正改的是教与学的效率”
“以前一些课程安排的时间太长,有的甚至要用一年时间,效率较低,这容易造成学生学习节奏慢,缺乏自主性;也导致了教师不善于把最核心的课程内容提炼出来。”曾参与“四学期制的可行性”调研的浙江大学校办吴斌老师认为,这些两学期框架下存在的矛盾促使学校压缩学时,进行学期改革,借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说到底,学期改革是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同时也为解决学分制实施过程中课程总量不足、选课次数少的难题创造了条件。吴斌认为,“学期改革,真正改的是教与学的效率”,其目的就是为了实现教育教学的科学化。
至于为什么选择四学期而不是三学期,吴斌说,实际上浙大以前就曾在两学期框架下试行过短学期,即有的课只安排半个学期就结束。改革的经验表明,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下,四学期制基本能照顾到本校的实际,并协调与国内外兄弟院校及其他教育部门的工作时间。
据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关海庭介绍,北大作出实行“小学期”的决定后,耶鲁大学对此表示很感兴趣。北大已与耶鲁大学达成口头协议,明年准备互派20名学生参与对方的小学期学习。以前,很多国外大学在暑期不能安排来华的交流学习活动,因为这个时候,中国的大学都在休假。关海庭说,实行“小学期”也是出于与国际高等教育接轨的考虑。
“哪些课适合短学期开,是最值得探讨的”
目前进行学期改革的高校中,不管实行三学期制还是四学期制,长学期的课程安排变化不大,而大都在夏季安排了大约6至9周的短学期。“哪些课适合短学期开,是我们在学期改革中碰到的最值得探讨的问题。”关海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北大在短学期的课程设置方面有过慎重的考虑,学校基本的原则是不把主干基础课放在“小学期”,不把学分重的课、必修课、双学位的课放在“小学期”,而安排一些教学周期较短的外教课程、有特色的基础课程、素质课程及实践课。
关海庭同时表示,学校要及时根据学生的反映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更改。
那么,学生对短学期有什么期待?选修了“世界遗产”、“太极拳”两门小学期课程的北大一年级学生李某说,他虽然是学印地语的,但对其他系的一些课程非常感兴趣,又不愿学个一年半载的,怕影响了专业学习,而在小学期里可“开开小灶、听取点浓缩的精华”,感受一下国内外知名大师的魅力。
希望短学期不同于平时的长学期,这是被访学生的共同心态。但也有师生表示不解:以前的课程至少要上整整一个学期,这么短短的几周能干什么?复旦大学副校长孙莱祥说,不要以为短学期的教学效果难以和长学期匹敌,事实上,时间短有其灵活优势,正适合学校安排一些特色短期课。可以说,突出短学期的特色,不把它作为长学期的拆分,是各高校学期改革的共同心得。
“学期改革,无需跟风”
学期改革除了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外,直接的受益者就是高校教师。据吴斌介绍,实行四学期后,教师就有可能在一个学期内完成以前需要半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从而集中精力搞科研工作,也可外出交流访问。教师根据在外获取的前沿学科信息,开出一些短期课程,拓宽学生的视野。
但人们对学期制改革也不乏种种疑问。北京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葛岳静认为,中国高校学期安排的控制点是春节,这导致春节前的学期期长不定,春节后的学期期长过短,这是两学期制存在的问题,有必要推行学期改革。但学期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面临观念转变、课程安排、学生管理、假期服务等方面压力。
关海庭说,学期制改革面临其他一系列问题,譬如,教室、实验室的使用频率和强度加大,学校管理层面的工作量增加,与学期制改革相配套的措施(比如学分制、选修课制、教学计划)需要大幅度调整,短学期的收费问题。
有人也担心,学期缩短,教学任务会不会因此“缩水”?学生是否会学业负担过重?等等。
对于学期改革是否有推广的必要,关海庭认为:“学期改革,无需跟风,妥善解决以上问题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实力。”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教授则认为,学期制没有绝对好坏之分,改与不改应从本校、本学科的实际出发。否则,不注重实际效果的改革形同虚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