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群
温州市龙湾区人,1987年毕业于温州中学地区(农村)班,在上海财经大学读完本科和获得硕士学位,参与创办华东地区最早的精算本科专业和全国最早的精算专业杂志,曾任上财风险管理与精算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路透社和新华社特邀撰稿人及多家跨国金融服务集团的市场顾问。2005年起先后在美国东洛杉矶学院和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进修房地产与金融专业,曾任洛杉矶市房地产管理局财务专员,曾被评为全美十大华裔优秀青年。现任美国《中华商报》总编辑、《国际地产》杂志执行主编、美国加州温州同乡会会长。
亲爱的吴老师:
暑安!
这是盛夏周末一段难得清闲的午后时光,我坐在美国南加州一个海边公园的树荫下,沐浴着从湛蓝太平洋上轻拂而来的习习凉风,想象着我们高中同窗即将大团圆的情景,思绪再次飞到了三十年前梦想开始的地方——母校温州中学。
“雁山云影,瓯海潮淙。看钟灵毓秀,桃李葱茏。”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在1984年9月入校的第一天,您亲口教我们学唱朱自清先生1923年为温中前身(浙江省立第十中学)写下的校歌。如果用开头这两句来形容过去三十年温州教育事业的发展荣景,依然是那么的贴切!
温州作为走在时代最前列的沿海开放城市,在经济领域创造出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温州模式的同时,也在教育领域探索出许多敢为人先的创新做法,温州中学历届“地区班”的许多同学都是这段历史的见证人。
从2011年11月“感恩之旅”开始,我每年都有机会回乡访问交流,每一次都会安排参观考察一二所学校,亲眼目睹了家乡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艺术教育以及特殊教育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即便在民间借贷风波产生影响的前两年,温州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还是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回眸自己个人的成长之路,我的心里更是充满感恩之情。那个在小学三年级就壮着胆子给《浙南日报》编辑部写信“报料”的乡野男孩,那个在高中二年级与伙伴们在油印纸上刻写《小泰晤士》中学生英文报的“崇洋”少年,那个在大学毕业前早早地与《外国经济与管理》杂志“私订终身”的财经“愤青”,那个不肯乖乖地读研究生课程却有空就到路透社和新华社拜师学艺锻炼实习的媒体业“后生”,如今已经在太平洋彼岸为自己梦想中的职业生涯奠定了足以自由发展的扎实基础。如果没有历任语文老师和英语老师的因材施教,我充其量只是当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论的一位平庸实践者。
您在我心目中是最好的语文老师,也是最好的班主任!当您带着我们乘船沿着温瑞塘河到仙岩梅雨潭倾心感悟朱自清散文《绿》的时候,当您在怀籀亭边给我们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讲解“最美文言文”的时候,当您和师母在高考现场外面端着一锅番茄蛋汤并微笑着等待我们从考场出来的时候,我的另一个职业理想在悄悄地萌发——做一位像您一样懂得启发、引导和关爱学生的好园丁。
1994年5月,我为国内最专业的涉外经管杂志当了三年责任编辑之后,在上海财经大学内部转换跑道成为金融学院的讲师,参与创办华东地区最早的精算本科专业。我主讲的课程是典型的“文理并蓄”,包括专业英语、精算写作、复利数学和风险管理等。后来我又参与创办了上海财大精算研究中心以及国内最早的精算专业杂志《精算通讯》。如果不是在高中时代就开始根据自己的兴趣特点取长补短,我很难在这块最前沿的金融交叉学科里有立足之地,更别提与国外的学者专家直接对话交流。
写到这里,我的脑海里浮现出当年九山河畔的“英语角”,如果不是英语老师的“逼迫”和鼓励,我这个在初中只学过“哑巴英语”的乡下孩子哪肯挤到里面献丑?记得有时候还可以见到温师院的外教,只是我通常只能竖着耳朵听而没有能力插话,但是那段经历使得我到上海求学和工作期间一直热衷于找“外教”聊天,终于一步一步过了“口语关”,也为日后出国深造和发展提前扫除了语言障碍。
限于这封公开信的篇幅,这里只能长话短说了,我们师徒俩还有亲密茶叙的时间。我现在不再是以前那个往往只顾自己喜好的“小小的我”了,我的名片上印的中文名字是“晓群”而不再是“小群”,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在我高中毕业纪念册上的题字赠言——“小群为大群”。
最近几天高中同学微信群都在热议8月16日的节目安排,我这回要献上几首自己原创的中英文双语歌曲。其中一首的歌名就是《梦想》,核心的中文词是很简单的:“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小小的梦想 ——再没有穷苦的孩子在我的身旁;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大大的梦想 ——有成千上万的星星与我一起闪亮!”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业余时间里,从积极参与“希望工程”的“一对一”帮扶项目,到聚集“金领”青年发起创办上海“爱优知心”助学社,再到美国世界展望会成为资深的爱心助学志愿者,随后在美国加州温州同乡会设立嘉文教育基金会和“留学生之家”,我心中最初如萤火虫般的微弱亮光正在融入越洋助学的亮丽彩虹之中。而对于家乡的回报也将专注于教育事业。
去年9月,我带领同乡会青年交流团访问了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温州外国语学校和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两个月以后又随同全美温州博士协会代表团考察了温州大学、温州肯恩大学和温州医科大学。在这次同学会上,我希望见到母校温州中学的校长,会后还将拜访温州艺术学校(第七中学)的校长。在充分了解具体需求的基础上,我将致力于发挥自己的桥梁作用,凝聚海外温籍知识精英的智慧和热情,以灵活务实的方式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
“英奇匡国,作圣启蒙。上下古今一冶,东西学艺攸同。”温中校歌的歌词多么言简意赅,最后的这一句多么具有前瞻性。是的,温州经济转型升级急需大量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要把各行的古今知识熔为一炉,要将中外的学术技艺集于一体,愿我们所有的学弟学妹继续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您的学生晓群
2014年8月2日于美国加州洛杉矶
■人物印象
吴云章老师:
高三时,他给市长写过信
“王晓群是一位思想十分活跃,敢想敢做,而且动手能力很强的同学。”温州中学1987届高三(2)班班主任吴云章说起他的这位学生,目光中的慈爱又多了一分。
1984年金秋,温州中学迎来第二届“农村班”。王晓群就是其中一员。高三那年,学习十分紧张。有一天,王晓群找到了吴云章老师,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我想给市长写封信,谈一下有关统计数据浮夸的危害性。”吴老师说,当时我很惊异,但同时也很支持他学习不忘关心时事的精神,于是表示了支持。之后,王晓群就以温一中一名在校学生的名义,给时任温州市长卢声亮写了一封信。后卢市长转市统计局,市统计局有人特意与王晓群取得联系,也就是那时,他明确了自己的高考目标,第一志愿填了上海财经大学统计系,并最终如愿入学。
“只要是同学的事,他总义不容辞。”今年74岁的吴老师已退休,但他与学生们的接触却从来没有隔断。“我常听学生提到王晓群,说某某事多亏了晓群帮忙,什么东西拜托了晓群才买到手。”吴老师说,毕业这么多年,王晓群一如在校般热情、乐于助人。每次回国也都会抽空来看他,叙叙旧,说说近况。“我知道他有远大的理想,而且目标清晰,我希望他能走得更远,也相信他会走得更远。”
最近几天高中同学微信群都在热议8月16日的节目安排,我这回要献上几首自己原创的中英文双语歌曲。其中一首的歌名就是《梦想》,核心的中文词是很简单的: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小小的梦想
——再没有穷苦的孩子在我的身旁;
我有一个梦想,一个大大的梦想
——有成千上万的星星与我一起闪亮!
■延伸阅读
多面手王晓群善用时间倒腾事业
美国《中华商报》总编辑、美国加州温州同乡会会长、国际《地产杂志》执行主编、爱优知心助学社创始人、撰稿人、市场顾问……现在的王晓群身兼数职,但他游刃有余,应付自如,并乐在其中。按他的话说是“每个生活阶段都有一个重点,每项具体任务都有一个团队,当然,也受益于现代通讯技术和时间管理手段的进步”。
美国《中华商报》于2008年1月在洛杉矶创刊,为全美第一份专业性的中文商报,每逢周六出版,目前正在筹建旧金山分社和纽约分社。从2010年开始,《中华商报》连续成为极少数进入中国全国“两会”新闻中心供代表和委员参阅的海外媒体之一。王晓群2008年4月应聘担任编辑,2009年5月升任副总编辑,2010年8月至今担任总编辑。借助这个媒体平台和团队力量,他发挥了自己的财经专业特长。并借助这个平台,宣传了家乡温州近年来日新月异的变化。
美国加州温州同乡会创办至今已有19年的历史,王晓群2013年接过会长的接力棒,他多次带会员回温州,先后走访温州外国语学校、温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和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等,希望凝聚海外温籍知识青年的聪明才智,着重在教育领域开展智力帮扶活动。
作为多面手,王晓群的时间利用率极高,并注重培养团队给自己松绑。一到有网络的地方就写稿改稿,候机时间也不错过。身处美国这个信息前端国度,他对自己的学习要求也很高,所以每天一定挤出时间获取各类信息,以保持思维的前瞻性。
只要有一点点空,王晓群就会倒腾他的音乐。“音乐是快节奏生活中最好的润滑剂”他的笛箫埙一直在车中备着,疲惫时就会找个无人的地方过把瘾、去去乏。因此,多面手王晓群还是一位音乐发烧友,特别是他在爱心助学过程中写下的励志歌曲感动和激励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
■历史回顾
温州中学1987届之“农村班精神”
王晓群是温州中学第二届“农村班”的学生,时任1987届高三(2)班班主任的吴云章深情回忆了让他引以为豪的这一届学生。
1984年金秋,温州中学迎来了一群温州市除市区以外的各县(区)推荐的中考佼佼者,组成了一个极具特色的班级,俗称“农村班”。三十年过去了,这个班的每一名同学始终都是响当当的,归根结底,是这个班的“农村班精神”响当当!
第一,吃大苦耐大劳精神。当初,不少同学家境贫寒,生活极其节俭。有几个同学,每人每天的伙食费只有一角伍分,晚餐的“菜”长年是农村家里带过来的“三合粉”之类,说是“朝齑暮盐”并不为过;个别同学入学之时甚至没有脸盆、蚊帐等日用品;还有冬天穿不暖的……但是,这些同学苦挺了三年,熬出了头。
生活艰苦,学习更刻苦,人人如此,蔚然成风。晨光熹微之时,已有人朗读语文和英语了;寝室熄灯校园阒寂之后,仍有人在路灯或“私灯”下“偷”学,尽管学校“严管”,还是常有“漏网”的。图书馆、阅览室,简直就是同学们汲取知识的“殿堂”。
第二,树大志创大业精神。大家都从农村来,上名牌大学,是大家第一步的目标。毕业后,全班56名同学都上了大学,其中44名上了当时的全国重点大学(必须提醒:那时候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个怎样的概念啊),其他的也上了相当于当今的“一本”。如此盛况,在当年的温州中学是绝少见的。后来,很多同学继续深造,读了硕士和博士。
如今,这个“农村班”的同学几乎都飞出了原来的山沟,飞到了全国各大中城市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去了。走过三十年,好苗已成材。这个“农村班”的同学,现在正年富力强,他们之中,有各类人才,在各行各业几乎都是顶梁柱。
第三,立大诚奉大爱精神。几十名农村男女少年,来自八方,乡音不同,习惯有别,但都淳朴真诚,心心相通。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在这个“家”里欢乐共享,忧愁分担。一名同学患了罕见的病,就有团干部贴身陪伴,不惜误了被视为“命根”的功课。一位同学上大学,却为缺钱而苦恼,几位同学一“凑”,帮他起行。走过三十年,他们仍能保持联络,互通信息,这个班,这个梦想起始的“家”,“形散神不散”!
◆特别说明:温州中学“农村班”是由当年在任校长郭绍震老先生首倡,在上级关怀支持和各方努力下创办起来。
商报记者 董秀燕 采访、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