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刘希平同志在浙工大部分省属高校书记校长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浙江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6年11月08日 09:57  浏览:
(2006年10月18日,根据录音整理)


大家介绍了许多情况,谈了不少想法,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我觉得很有新意,极具建设性,对我们下一步的改革、发展很有意义。大家的发言,信息量很大,涉及面很广,涉及的问题也很关键。对我来说,一下子要消化这么多的信息,很难做到,今天只能算囫囵吞枣,有个总体印象。
在教育战线上,我是个新兵,大家都是行家里手,是教育系统的智者,同时又担负着重要的领导工作,很有经验,又有理论知识。对我来讲,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听,是学习,教育的许多事情我只知道个大概,可能甚至连大概也不清楚。所以听了大家发言以后,只能谈点感受,这些感受可能讲得对,也可能讲得不对,也可能讲的是外行话,仅供大家参考。我想谈四点感想,概括起来四句话:一是成就骄人;二是责任重大;三是加倍努力;四是做好服务。
一、成就骄人
过去我尽管长期在政府工作,也参与了一些教育工作,但毕竟不是专职教育,可以说还是教育系统的局外人。但作为一个局外人,我同样深深地感受到这些年我省教育领域所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日新月异的发展。今天听了各高校领导的情况介绍,无不印证了这一点。可以说我们每一所高校,这些年都是快速发展,大步攀登,上了一个很高的台阶,有的甚至是上了几个台阶,从中专至大专到本科,从单科型到综合型学校,这些成绩确实值得我们骄傲。厅办公室给我几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我省高等教育近年来所取得的成就:高校在校学生,1998年只有11.3万人,现在达到了71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998年只有8.96%,今年达到了36%;高考录取率,1998年只有35%,今年达到了71%;高等学校数量,1998年只有32所,现在已经有77所,包括一部分正在筹建的;高等教育经费1998年只有19.5亿元,去年达到了122.6亿元。数字是枯燥的,但数字背后的一系列发展变化是具体的、生动的。这些数字向世人展示了这些年浙江高等教育的发展变化,说明了我们的骄人成绩。
这些成绩是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取得的,是在全社会支持下取得的,更与我们教育系统全体员工的努力分不开,特别是与我们各学校的努力分不开。这些成就确实值得骄傲,确实值得充分肯定。在肯定成就的同时,我觉得还有一项工作需要做,就是要善于总结经验,及时深入地总结我们取得这些骄人成就过程当中所积累的经验。成就是我们发展的基础,而经验往往是我们发展的动力,把已有的经验总结好并加以升华,对下一步发展会起到更大的促进作用。
二、责任重大
经过数年发展,我省高等教育取得了骄人成绩。这既为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同时也对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大的挑战和更重的责任。现在基础已经很高了,在现有基础上再进一步发展,确实需要深入研究,我们的责任非常重大。这种责任来自于党的要求,来自于人民群众的要求。不久前刚刚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构建和谐社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需要全社会的参与。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教育系统来讲,责任尤为重要。和谐社会必须以人为本,必须由人的素质的提高来保障、来促进。无论是以人为本,还是提高人的素质,对教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系统责任非常重大。人的素质不加快提高,人的文明程度不加快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很难实现。现在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如资源短缺问题、能源短缺问题、环境压力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靠什么?靠科技。而科技又靠什么?靠人才。而人才的培养要依靠我们的教育。所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确定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对我们教育提出了要求。同时人民群众也对我们提出了迫切的要求。过去几年的发展,我们突出解决的是“有书念”的问题,而社会发展到今天,人民群众已不仅仅满足于解决孩子“有书念”的问题,而是进一步要求解决“念好书”的问题,更多的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优质教育。怎么样满足社会的新要求、满足群众的新要求,是我们要解决的突出问题。
我们的责任重大,还表现在:教育事业经历了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原来不突出的矛盾现在慢慢地突出了,原来没有的问题伴随着发展慢慢地显现出来。现在我们确实应该认真分析一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目前,量的扩张任务基本完成了,但伴随着规模的扩大,我们质的提高的任务越来越紧迫。我们总体的办学水平跟不上量的扩张的要求,我们内部管理跟不上规模迅速扩大的要求,我们师资素质跟不上教学科研的要求,我们的办学秩序规范状况也难以达到现在教育发展的需要。另外我们还面临着很多负债,面临着思想政治工作、道德品德建设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如果说过去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这些问题还不太突出,那么下一步伴随着量的扩张任务基本完成,伴随着“读书难”问题的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会越来越突出。所以,无论是从形势发展要求,还是从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从群众的需要和我们面对的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的要求而言,我们这些担负教育领导、管理工作的同志责任都非常重大。成就已经属于昨天,我们面对的是今天,我们展望的是明天,只有把进一步发展的责任担当起来,把相关的问题一个一个地研究解决好,我们才能够继续取得骄人的成就,才能够满足社会的需要,才能够把党和政府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才能够办出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三、加倍努力
回顾过去的成就,面对今天和今后的责任,我们的选择是加倍努力。成就要求我们加倍努力,责任要求我们加倍努力,适应竞争更要求我们加倍努力。教育也有一个供需问题,确实像今天有些同志的发言所说,对教育的供需问题,我们现在不能不有忧患意识。教育资源供给过剩问题可能会在今后几年出现。在我们现在所关注的问题当中,供给过剩还没触及到,主要关注的还是办学过程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但如果一旦出现教育资源供给过剩,那对我们来说,就会面临着生存的挑战。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从现在起,我们就要加倍努力,未雨绸缪,及早发现问题,解决矛盾。
加倍努力,一定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一定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一定要认真地贯彻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八八战略”,按照省委、省政府“文化大省”、“科教兴省”、“教育强省”等一系列战略部署来展开我们的工作,尤其是要按照我省《教育强省建设和“十一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目标设想落到实处,把我们所讲的“基础教育抓均衡、职业教育抓结合、高等教育抓质量”转化成行动,转化成措施。我很赞成在发言当中许多同志提出的,现阶段高等教育工作重心应该在巩固前几年规模扩张成果的基础上,加快转到提高内涵发展上来,转到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上来,实现党的要求,满足人民的需要。在工作格局上加快重点转移,这一点我觉得大家已经形成了共识。加快工作重点转移,着力于提高内涵,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水平,需要做的工作很多。听了大家的发言,包括前两天我们教育厅领导班子的讨论,我认为,我们确实既要全方位、又要突出重点地展开工作。
第一,完善布局。浙江的高教规模不可谓不大,铺的摊子也不小,现在应该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成果,着力于资源的整合。教育和经济一样,也要走集中、集约发展之路。完善布局,整合资源,既有全省高等教育面上的工作,也有我们各个学校自身的工作。全省各类教育资源有一个布局完善整合的问题,高等教育也有一个布局完善整合的问题,我们每一所学校自身也有布局完善、资源整合的问题。围绕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和水平,有效地整合自身资源,提高自身竞争力,需要我们从宏观层面、微观层面来分别进行规划和考虑。
第二,优化结构。近年来,我省高等教育发展很快,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难以避免地出现了“同构化”的问题。这个问题早解决早主动,否则无序竞争会越演越烈,大家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优化结构,有各类教育结构的优化,有学科的优化,涉及的领域很广。但无论是哪一类结构优化,都需要突出特色,优势在特色之中,竞争力在特色之中。没有特色,不可能有强者。这一点许多高校领导也都谈到了。大固然有竞争力,小同样会产生竞争力,关键在于你有没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形成优势,优势形成竞争力。我们每一类学校,每一种教育,在优化结构、培育特色方面,都能找到自己的着力点,都有自己的空间和舞台。就像企业一样,小也有好的、强的,学校未必要追求规模越大越好,现在提出创国内一流、创国际一流,如果仅仅按照扩大规模的路子走,我看很难。我不敢说走不通。但是沿着培育和强化特色的路子走,我看我们有一些学校虽然在整体水平上并不一定居于前列,但在同类专业领域中,已经走在了前头,有的还走在了全国的前头,甚至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一席之地。作为地方高校,我们应该着力培育和强化特色,在培育特色中形成优势,提升竞争力,向一流目标迈进。
第三,强化教学。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今天上午浙江工商大学胡祖光校长在发言中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就是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在科研方面,浙江工商大学要超越它前面的大学有很大困难,但在培养人才方面超越其他学校能不能做到呢?浙江工商大学的实践证明,他们在一些专业领域里已经做到了。其他高校没谈这个问题,但据了解,在你们的实践当中,在某些专业领域也做到了。在一定意义上讲,高校当然要出科研成果,但高校更重要的是在于培养一批能够出科研成果的人才。如果我们能为企业、为科研机构、为社会培养更多的自主创新人才,那所取得的价值并不亚于甚至高于我们自身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社会既需要红花,也需要绿叶。在科研上,我们当然要发挥高校的强项,但是绿叶的精神也需要树立。多少老师默默无闻地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了学生,使学生站在了高高的领奖台上。如果没有默默无闻的老师,有学生的成果吗?所以,我们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办学水平,应该在教学上多下些功夫,多做些努力,尤其是要形成一种机制,使“名师”、教授愿意上讲台,使老师愿意把自己的心血花在讲课上,花在学生身上。如果能够形成这样的氛围,我们的办学质量、我们的教育水平,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也一定会有一个质的提高。
第四,推进科研。教学和科研是互相促进的。作为高校不推进科研,毫无疑问是不行的。但我认为高校的科研至少要强调两者并列,即面向社会实践和面向教学要并列。高校确实要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我过去当市长的时候,就非常期盼高校参与地方的经济建设,特别是科研技术的推广应用。在这方面,我们许多高校都做了积极的探索。今后我们还要不断加大这方面的工作力度。但高校科研更多地应围绕着促进教学来进行,科研和教学要相互促进。科研最后的结果,除了直接在经济和社会领域产生效果,更重要的应该在教学当中产生效果,以科研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平。有了科研做支撑,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就会多一些积累,就会拓展视野,教学和实践就能结合得更紧密。
第五,加强建设。高校的建设有硬件建设,有软件建设。这些年来,在高校建设方面,我们的成就巨大。巨大的成就当中,主要的或者说体现得更为充分的可能是硬件。下一步,我们要取得更大的发展,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提高办学水平、教育质量,在建设方面我们应该更为关注软件建设。这一方面,可能在短期内不一定像建高楼那么容易见成效,但它确实是一所高校、确实是我们教育至关重要的部分。上午浙江中医药大学张乃大书记说得好:“大学之大,非大厦之大,乃大师之大。”能够形成大师,就要靠高校内部的一系列教育教学和管理建设才能实现。光靠高楼,未必能培养出大师。当年浙大西撤西迁,教育条件很差,但是仍然出了很多大师,这和它内部一系列教育教学建设和教师的敬业精神是分不开的。今天,在教育教学和管理建设上,我们完全有条件有理由比以往任何时候做得都要好。
内部建设首先是队伍建设。一位书记、校长可以改变一所学校,一位老师可以改变一群孩子。优秀的书记、校长能够带出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一支优秀的教职员工队伍能够帮助无数个学生健康地成长,成为社会的生力军。要强化师资的培养、师资的培训、师资的提高,既要提高知识水平,更要提高教学能力。还需要强调品格的培养。老师的品格如何,对学生的影响极大。我们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三尺讲台上,体现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上。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落到实处、生动起来、入脑入心,很大程度上要体现在日常的教学之中。队伍建设上,我们要把领导干部的培养、把教师的培养放在突出位置。
内部建设的第二个方面是校风建设。一个社会的进步,风气起着很大的导向作用。同样,一所学校强不强,校风很重要。我们每个学校都有校训。校训体现了办学者的追求。可以说,我们每个学校的校训提得都很好。但是不是大家都把这些校训转化为学校内每个人的自觉行动呢?如果这些校训都能转化为每一位领导、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的自觉行动,那么我们每一所学校就会生机盎然。在校风建设上,首要的应该突出强调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培育,把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贯穿于高等教育的所有课程,而不仅仅是体现在马列主义课上。价值体系指导着一个人的行动,指导着一个人的成长。作为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者,我们最不能忘记的是要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养可靠的接班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如果在这一点上没做到,培养的学生再有才华,我们也是没有尽到责任,甚至是失职!我们对工业企业要求不能出次品、不能出废品、不能出危险品。对我们学校来说,更应该提出这样的要求。工业上出一个次品、废品,对社会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而学校出一个次品、废品,对一个人是一生、对一个家庭的影响是巨大的。更不能出危险品。如果辛辛苦苦培养的学生最后是反社会、反人类的,那就是失败。我们教育系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一定要高度重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培育和建设。
加强建设的第三个方面是制度建设。做到依法治校,依规治校。一个学校光靠领导呕心沥血是不够的,关键在于依法治校,依规治校,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好的制度能够使好人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相反,如果管理制度有问题,就会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导向发生偏差。因此,除了要研究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外,我们高校领导者应该多研究一些学校内部制度建设问题。如办学秩序、招生秩序、工程管理、债务财务管理,还有校园安全稳定,都应从制度建设上做些研究,不断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改进和加强各项管理工作。这方面高校有优势,有制度研究的专家、管理研究的专家,能不能让这些专家先把研究成果在自己的学校里运用起来,使学校管理有方、井然有序、安全稳定、蓬勃向上。
第六,深化改革。座谈中大家谈到很多问题,谈到很多苦恼,有些苦恼甚至是无奈的选择。要解决这些问题,要解决这些苦恼,靠什么?靠改革开放。要在改革中形成很好的育人导向、用人导向、激发人积极向上的导向,通过改革,包括开放,充分地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强化学校和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活力。现实生活中碰到的许多问题,不少都是体制、机制问题,如现在的检查太多、评估太多,大家都有这样的看法。但从另一个方面看,很多检查、评估也是无奈之举。目前内部规范不健全,自律、动力机制没完全形成,只有靠一遍遍地评估,一遍遍地督查。大家讲到学科评定、职称评定存在很多问题,大家讲得很有道理。但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改革的角度去考虑,从开放的视野中去寻求解决的办法。所以,我们在加倍努力当中,必须始终强化改革开放的意识,通过改革开放寻找出路;通过改革开放积聚能量,强化我们的发展动力。
四、做好服务
这是教育厅一贯的要求、一贯的传统。我的前任侯靖方同志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我们教育厅的领导班子这些年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的努力。作为新任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厅长,我一定把侯靖方同志的班接好,一定把服务的传统发扬好,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教育厅将更多地为各类学校提供服务,为基层教育发展提供服务,为我们高校的书记、校长们办好学校提供服务。在这方面,现有的制度好的要继续,不足的要改进,要把服务贯彻到各个环节当中去,要把我们的监督、管理体现在服务之中,并通过服务来实现监督、管理。
我们一定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按照大家的要求,建设服务型机关,打造效能型机关,更主动地为大家提供帮助,更主动地帮助大家分担困难。大家讲的学科建设也好,科研建设也好,筹资也好,我们能做的,尽量做好,能上的,绝对不让下,主动支持你往前走,争一流,争创新。
同时,在强化服务的过程中,我们要把办学方向的问题、宏观资源的平衡问题、结构优化的问题、秩序规范的问题管理好、解决好。对于办学方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办;对于宏观资源,一定要抓好整合;对于结构,一定要促进不断地优化;对于办学秩序,一定要推动其朝着有序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对办学招生过程中的问题,一定要给予高度关注。这方面有隐忧,已经出了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在潜伏着、酝酿着。对此,我们一定要有危机意识,在座的高校领导也应该强化这方面的意识。同时,还有班子队伍建设,我们将根据省委及省委组织部的要求,和各高校一起商议、一起研究,把班子配得更强,把队伍建设得更好,以此来支撑高校的发展,来支撑教育的发展。
我讲的这些,不一定讲到点子上,仅供大家参考。对于办教育,陶行知的两句话讲得非常好:“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行者的话值得我们牢记。作为一个新跨入教育战线门槛的人,我将牢记这两句话,并和大家一起,为高等教育的发展、为全省教育的发展积极地努力工作。如果工作上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欢迎大家监督我、批评我。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6年11月08日 09:57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