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情况介绍

作者:不详  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07年02月05日 10:48  浏览:
 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十五”期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职业教育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改革不断深化、事业不断壮大,迈出了新的步伐、取得了新的进展、呈现出了新的气象。突出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确立了职业教育的战略重点地位。发展职业教育对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加快发展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就业再就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十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加强了职业教育工作。2002年,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了“十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任务,强调要从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高度,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2004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等七部门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印发了《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推进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快速持续健康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5年11月国务院再次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明确了“十一五”期间走有中国特色职业教育发展道路的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使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十五”期间召开的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对新世纪、新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中等职业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从低谷走上了持续快速发展的轨道。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前些年,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遇到了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方面是生产服务一线技能型人才严重紧缺,另一方面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为重要任务的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连续几年出现下降,规模有所缩小,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经历了1999年到2001年的下滑后,2002年、2003年、2004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开始止跌回升,呈现出恢复性增长的势头。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656万人,基本实现了年初提出的扩招100万人的目标,在校生突破1600万人,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再创历史新高。高等职业教育也有很大发展,2005年,全国高职院校招生268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数的53.14%,在校生713万人。各种形式的城乡职业培训广泛开展,规模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中高职衔接,灵活开放、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

  (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经过多年探索,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思路日益清晰。国务院《决定》明确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思想的转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积极推动职业教育从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政府直接管理向宏观引导转变,从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推动职业院校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这个职业教育的办学思路,已逐步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识,并引导着职业教育不断深化体制、运行机制和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在服务中求支持,在改革中求发展。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着力实施了“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等一系列工程,适应了我国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和解决“三农”问题的需要。目前参加“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职业院校已达1000多所,企业达2000多家,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实现了校企双赢。同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和农民工培训进展顺利,取得了可喜成绩。2005年,教育系统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规模达3270多万人次,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4790多万人次。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出发,职业院校坚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明显增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保持了较高的就业率,近三年始终保持在95%以上,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得到显著提高。“十五”期间,职业教育为社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职业院校共向社会输送了2600多万名毕业生,培训城乡劳动者4亿多人次,有效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改善了劳动力的技术结构,为“十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办与民办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格局和“国务院领导下,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2004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人事部、劳动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七部门建立了职业教育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目前,全国多数地方都建立了省级职业教育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强化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领导,促进了政府有关部门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沟通与协调,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体制创新,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职业院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制度基本建立。

  (五)各级政府不断加大投入,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十五”期间,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的支持下,中央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专项经费逐年增加,国债资金开始用于职业教育。财政部支持的“示范性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和“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累计安排资金11亿多元;国家发改委支持的“国债西部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项目”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项目”等项目,累计安排资金18亿多元。这些项目直接支持了近1500所职业院校,大大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基础能力。在中央的示范带动下,各地也纷纷加大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职业教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改革发展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实现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难度还很大。职业教育仍然是我国教育事业的薄弱环节,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办学条件比较差,办学机制以及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质量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必须高度重视和认真对待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努力通过改革和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发展中问题和困难。

  二、2006年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工作

  2006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的第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此,职业教育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质量,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一)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

  全面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是2006年乃至“十一五”期间的一项战略任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闭幕后,教育部等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各地迅速掀起了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高潮,并取得了明显进展。目前,已有广西、云南、山东等20多个地方召开了省政府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有关文件,在实现高中阶段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加大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加强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和县级职教中心建设以及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总体上看,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这还只是开了个头,要完成国务院《决定》提出的各项任务还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职业教育工作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继续大力推进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努力开创工作的新局面。

  (二)全力以赴完成中等职业学校继续扩招100万人的任务

  教育部在今年年初提出,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继续扩招100万人,招生总数达到750万人。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教育结构、实现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是一项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任务。为完成这一工作任务,教育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在年初召开了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做好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二是印发了《关于印发2006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指导性计划的函》,把扩招任务分解到各地。三是召开了若干个城市与农村、东部与西部联合招生、合作办学洽谈会,初步安排对口招生40万人。四是印发了《关于中等职业学校面向未升学高中毕业生开展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见》,把招收未升学普通高中毕业生接受一年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扩招工作的重要措施。五是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民办职业教育的意见》,支持和鼓励民办中等职业学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六是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

  各地对今年中等职业学校扩大招生工作普遍十分重视,加强了领导,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教育部将进一步加大舆论宣传工作的力度,推动有关部门努力把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项目资金安排与今年扩招工作相挂钩,为中等职业学校扩招工作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和有力的条件支持。

  (三)大力推进“四大工程”的实施,提高职业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1、实施好“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为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服务

  据劳动保障部门提供的数据,2004年底全国城镇从业人口中技能型劳动者仅占32.9%,在技能型劳动者中高级工占17%,技师和高级技师占4%,各行各业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紧缺的状况相当严重。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006年要紧紧围绕“国家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继续大力推进“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计划”的实施,要进一步拓展工程覆盖的专业领域,会同有关部门形成煤炭、物流和保安等专业领域的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的方案,提高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参与院校和企业的规模。

  2、实施好“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要“大规模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国务院《决定》提出的“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正是应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教育部门要紧紧围绕这两个工程的实施,继续推进国务院六部门“阳光工程”和“教育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教育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实施,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切实把农业技术推广、科技开发和教育培训紧密结合起来,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现代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

  3、实施好“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成人继续教育和培训。

  以创建学习型企业为抓手,大力推进职工教育。要继续开展创建学习型企业先进单位评估工作,重点抓好一批行业企业开展职工教育的典型。要动员组织职业院校和成人学校,积极开展失业人员、转岗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培训,努力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要研究制定《进一步加强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意见》,切实抓好农民工培训工作。要积极推进社区教育实验区工作,推进学习型组织创建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四)以就业为导向,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1、启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在扩大职业教育规模的同时,教育部十分重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工作。今年下半年,教育部将召开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作会议,研究制定《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启动新一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积极调整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材建设。进一步强化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推进“双证制”的实行。

  同时,要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深入贯彻实施中央8号文件和16号文件精神,切实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高等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确定一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选聘一批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组织开展第三届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活动。

  2、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

  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是当前职业教育具有方向性的关键问题。为推进这项工作的进展,教育部拟于今年9月份召开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加快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由传统的以学校和课程为中心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转变,加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最后一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实训时间不少于半年的规定的落实。会议将按照积极推进、分类指导,逐步扩大的原则,在全国选择100所左右示范性职业院校作为开展半工半读的试点院校,取得经验后逐步推广,努力帮助学生实现低费或免费接受职业教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此项工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将出台对企业接受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给予税收优惠的有关政策。

  (五)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提升职业教育的整体能力和水平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确定,“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将安排100亿元用于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视。在中央财政的引导和带动下,各级地方财政也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据不完全统计,各地安排用于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资金达200多亿元。

  为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经过多次研究协调,向国务院报送了“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落实国务院《决定》,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报告”。决定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职业院校师资素质提高计划”。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劳动保障部已经印发了《关于制定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就实施“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计划”和“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两个计划进行了部署。2006年度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计划已启动,并形成了初步的项目建设方案。“高水平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和“职业院校师资素质提高计划”也已在研究制定中。推进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是贯彻落实好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务院《决定》、推动职业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教育部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将配合有关部门,精心组织,认真实施,使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在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支持职业教育扩大规模等方面发挥重要的推动和持久的支持作用。

  (六)加快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

  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不仅对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具有重大的推动作用,而且也是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建立了“两免一补”的助学办法,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了“奖、贷、助、补、减”的高等学校学生助学体系。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已经刻不容缓。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为做好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工作,中央财政“十一五”期间将每年安排8亿元、5年共计40亿元资金,专项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目前全国已经有湖北、江苏等12个省市出台了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的文件,河南、广西等10多个地方的相关文件正在会签或制定中。据了解,2005年,各地安排资助经费2亿多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15多万人;2006年各地计划安排资助经费近8亿元,资助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约56万人;“十一五”期间各地财政将安排近120亿元,拟资助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950多万人。如果算上有关行业企业和社会力量的捐助,预计有更多的中等职业学校贫困家庭学生将得到不同程度的资助。

  为使这项工作尽快纳入制度化,教育部和财政部印发了《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体系的若干意见》和《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国家助学金管理办法》两个文件,阐述了建立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的重要意义和主要的制度设计,今后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好文件精神,切实加大投入,努力把这个制度建设好。同时,各中等职业学校也要在学校收入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贫困学生的奖助学金,还要动员社会各界面向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捐资助学。要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培养模式,要使半工半读、勤工俭学成为中等职业学校助学体系的重要支撑,使学生可以免费或低费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和完善中等职业教育贫困家庭学生助学制度,对促进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各级政府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等职业学校都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大支持力度,切实把这项温暖工程、利民工程做实做好。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7年02月05日 10:48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