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下发的《关于公布2006年度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中显示,全国高校共有2000余个新增的本科专业经过审批,并允许从07年开始招生。
小语种专业今年招生多
在高校新增专业列表中,最为醒目的莫过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该校一口气增设了希伯来语、越南语、瑞典语、荷兰语、乌克兰语5个小语种,成为增设小语种项目最多的高校。其次则为中国传媒大学,新开了印度尼西亚语、印地语、瑞典语和芬兰语4个小语种。此外,北京科技大学、中山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等高校都有不同数目和种类的小语种专业设立,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大多数小语种专业都将从今年开始招生。
上海外国语学院招生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新增的6个专业中除翻译专业外其他5个均为小语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企业对外经济交流的机会增多,社会对小语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也越来越细。“除了北大和北外开设了部分小语种外,其他高校的小语种专业都非常少,我们华东地区尤为欠缺。北方小语种人才主要供给外交部等政府部门,而我们上外的学生今后则主要去涉外企业,为国家对外经济交流作贡献。”据了解,上外新开的6个专业中,瑞典语、荷兰语和翻译专业今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文理生,每专业招生名额大概在15至20名左右。
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办负责人介绍,北科大以前是将德语作为公选课开设的,学校本身具备德语教学的师资,加之近年德语人才的走俏,使得学校决定在外语学院里新增德语专业,并将从今年起面向全国招生,文理各招15人。
理工科“窄”专业渐热
今年高考新增专业的另外一个亮点就是,许多看似“冷门”且专业领域很“窄”的理工科专业被列入新增或调整之列。哈尔滨工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将原来的水务工程专业或相近专业调整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而北京交通大学、吉林大学分别新开设了这一专业。
“近两年由于各地大规模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像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这样被外界误认为‘冷门’的专业,又重新‘热’了起来。”据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曲铁军老师介绍,早在1950年该校就设置了“给排水”专业,是全国该专业中唯一的国家级重点学科。该专业学生在学校主要学习城市和建筑的给排水工程、水污染控制规划以及水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知识。关于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曲老师介绍,近两年这个专业的就业率很高,主要是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等从事规划、设计、施工和研究开发方面的工作。“在05年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中,哈工大该专业的师生‘露’了一手,承担了很多重要的研究和其他具体工作。”另据记者了解,北京交通大学虽然已经申请通过该专业,但准备工作还在进行中,今年暂不招生。
除了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这样的近年来逐渐由“冷”变“热”的工科专业外,一些专业领域极为细致,主打某一个“窄”领域的理工科专业也被各大高校争相设置。华南理工大学新开设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厦门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则新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数字媒体艺术持续走热
在06年北京高校新增的86个专业中,数字媒体艺术曾是热点。今年这一专业则持续走热,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全国共有近30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增设了该专业。
北京工业大学招生办工作人员介绍,新设立的隶属于软件学院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涉及的专业课程包括绘画基础、艺术概论、数字媒体导论、数据库原理、多媒体技术等课程,该专业的学生顺利毕业后将获得工学学位。前年就曾向教育部申请该专业审批的北京林业大学,今年也将开始首次招生。而首都师范大学科德学院虽已通过审批,但招生办工作人员表示今年不招生,“我们等教学条件进一步成熟后再开始招生。”
有专家预测,我国目前的数字媒体人才缺口达15万。但一些新近成立的新闻类院系的师资和教育质量令人担忧。中国新闻教育学会会长何梓华此前曾表示,新闻类专业近年来“超常规”发展,师资、教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很多学校连基本要求都达不到,有的只有两三个教师就挂牌招生了。因此,考生和家长在选择新闻类专业时,对相对“年轻”的新闻类院系要审慎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