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日前发布最新数据显示,1月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的既定目标。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哪些因素保证了就业形势的稳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就业形势保持基本稳定。1月至9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82万人,同比多增16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000万人的既定目标;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远低于全年4.6%控制目标。
10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7.4%。在经济增速换挡期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如何看待就业指标的提前实现?
多因素助力目标提前完成
“从总体上看,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这些重点群体的就业都保持了稳定,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基本平衡,企业用工总体是平稳的。”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在24日举行的人社部2014年三季度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他分析认为,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大背景下,就业形势能够保持总体稳定,主要是以下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发展对就业的拉动能力不断增强。虽然今年以来GDP增速较过去略有下降,但是经济总量仍在不断扩大,GDP基数较过去大幅提高,如今GDP每增长1个点,可以带动更多人就业。
——经济结构在不断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带动就业能力最强的服务业的占比在不断提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继续上升至46.7%。
——改革红利进一步释放。今年以来,国务院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实施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作为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个体私营经济蓬勃发展。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3月至8月,新登记注册的企业同比增长了61%。
“此外,我们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各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千方百计地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政策促就业的效力得到了进一步发挥。”李忠说。
服务业吸纳能力显著提升
从产业结构来看,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大幅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上升。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从2008年开始下降到40%以下,第二产业的就业比重在2012年首次突破了30%,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
“这些变化说明区域就业格局更加均衡,就业结构逐步完善,印证了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梯次转移的成效。”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兼薪酬专业委员会会长苏海南表示,服务业占经济规模比重的提高,在第二产业相对低迷的状态下,对新增就业有很大的拉动作用。“这使得在整个经济增速放缓的背景下,我国仍保持了较低的通胀水平和较高的新增就业。”
近日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2014年秋季年会上,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说,上半年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40%以上,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服务业在经济中所占分量越来越大,中国经济不用维持过高速度就可以保证就业增长和社会稳定。”世行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考希克·巴苏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中国经济正逐步从制造业主导向服务业为主转型,相比以前能吸纳更多就业。因此,虽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就业市场相当稳定。考虑到过去几年中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每年增加约1个百分点以上,即便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一些,就业市场也会保持相当稳定。
未来增长方向在哪
不过,一些问题也值得关注——当前世界经济依然复杂多变、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减,这些都会传导、影响到就业领域,加上就业自身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和问题,就业形势不可盲目乐观。
苏海南表示,不可否认,经济增速放缓对工薪劳动群体收入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受益于经济结构调整,居民财产性收入取得了较快提升。
“从整体上看,去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增速跑赢了GDP增速。下一步,要想办法提高工资性收入增长速度,同时使生活物价指数保持较低水平,确保人均可支配收入不受到大的影响。”苏海南说。
此外,当前劳动力市场更多呈现出结构性的过剩与短缺,比如一边是“招工难”,一边是“大学生就业难”。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规模达到727万人,比去年增加28万人。部分高校毕业生的专业、素质、个人期望和市场需求的差距依然存在,矛盾仍然比较突出,如何更好地实现“稳定匹配”需要新的改革和创新。
“下一步,国家将集中力量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推动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人社部也将结合产业升级,开发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岗位,政府购买面向基层的社会服务和公共管理职位,尽可能地满足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通过开展民营企业服务周、高校毕业生服务周、部分大中城市联合招聘等专场活动,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帮助高校毕业生更多地了解就业信息、掌握就业政策。”李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