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培养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几点思考

作者:信息中心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07年06月12日 16:28  浏览:
摘 要:从高职教育本身去寻找造成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原因时,我们会发现: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欠缺是一个主要方面。因而,高职教育的改革要从由不同岗位未来战略能力分析确定职业素质要求,构建修正与弹性的教学体系;制定“技术准备计划”,进行培养方案、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等方面来提出对策,从而培养和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
关键词:高职教育改革;学生职业能力
高职院校毕业生在广域的职业活动和社会行为方面所表现出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育评估的一个重要标准。这种对职业能力指标的强调,与当代经济、社会与教育背景有直接的关系。大量的事实可以证明:目前报酬中的差别受到“技能社会建构”的影响。社会经济生活要求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呼声,直接成为左右高等职业教育的政策价值取向。如何使我们的毕业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产技术发展,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是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积极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学生职业能力的现状与问题
造成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欠缺、高职教育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有着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原因。从大环境看,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忽视了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没有把职业教育摆在应有的地位,导致了教育结构的不合理,出现了当前专业技术人才紧缺的状况。从高等职业教育现状看,也有着多方面的问题。一是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大力发展,学校数、在校学生数有了显著增加,近年来已在向教育的核心问题,即质量和效益方面转移,但还有相当部分高职院校仍重视做“大”而忽视做“强”。二是在思想观念上仍然固守学科中心的传统教育,课程教材强调的是知识的学术性,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原有的传统课程观、课程结构、课程评价等,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学计划进行修订和编写教材。三是实践性课程效益低。实践性课程主要是获得直接的经验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形成实际工作能力,养成积极的职业态度等。这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在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界,仅仅将实践课程称之为“实践性教学环节”。由于在观念上并没有把它当作一门课程,在实际工作中就影响到学生职业技能的系统训练和能力的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职业技术教育提出把加强所谓“实践性教学环节”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以来,不少学校大量增加了实践课程时数,有的已占 40%—50%,有的专业还要多,这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状况。但是,实践课程时数的增加并未取得相应的预期效果,其原因主要有:第一,观念上的局限,人们在传统上笼统地将锻炼所谓的“动手能力”作为实践课目标;第二,课程结构的“刚性”,实践课程与专业理论课程分段开设,造成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两张皮”的现象。因而,仍然未能够解决高职学生职业技能不能得到系统训练的问题。
二、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与对策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统计局编写的《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简称ISCED),我国目前积极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属于5B类型,5B是“那些实用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课程”。5B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或某类专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完成这一级学习的学生具备进入劳务市场所需的能力与资格”。对照这一标准,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任务和培养目标。因此必须以课程改革为核心,以联系实际为改革重点,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相协调,学校与企业、社会相结合,教师教育、社会教育与学生自悟相结合,形成目标、内容、方法、条件、评价等方面相衔接的高职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营造德、能相互协调发展,使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的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局面。
1.在改革和研究探索中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的理念。加强理论研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针对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践课程教育比较薄弱的现状,从教育观念的转变人手,尤其要注重广大教师和学生思想观念的转变。要明确加强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改革和研究探索中深刻理解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从而以培养实用技术人才为宗旨,统揽学生培养的德能关系,建构新的教学体系,使高职人才培养工作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提高,培养目标更加清晰。
2.由不同岗位未来战略能力分析确定职业素质要求,构建修正与弹性的教学体系。能力与标准的概念是高职教育的基本要素,也是职业素质的关键要素。本项教育改革将依据来自不同岗位未来战略能力来确定职业素质要求,依据能力的内容途径与标准途径(见表1)这一起点来驱动构建修正与弹性的教学体系。这个过程将取代以往那种依据“应知”、“应会”课程、由学习过程与评定来驱动教学体系的传统做法。
3.制定“技术准备计划”,进行培养方案、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现行的高职教育注重的是“输出”或“结果”,因此必须把我们的能力视野从与特定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态度扩展到更广的领域,必须根据培养目标制定“技术准备计划”,把我们教学体系的基础建立在广义的职业能力观上,设法使工作角色和职业期望进入教学体系的“心脏”,进入到职业能力与职业标准的“定义”之中。围绕“任务”和“工作角色”,开发“职业能力”,由“职业能力”开发“职业标准”,再由“职业标准”开发“培养方案”、“实施方法”和“评价体系”。按此方法制定的“技术准备计划”(见表2)、开发构建的教学体系,对以往建立的教学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革。
三、高职教育科学改革的关键
由于教学改革的过程是一个研究与实践的过程,因此教师、资源、管理、条件都是核心的、关键的问题。
1.教师角色职能的转变。在教改中教师承担着如下的角色职能:①提供学习信息;②激发学习动机;③帮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技术准备计划);④开发学习资源和安排学习活动;⑤记录管理学生学习进度情况;⑥对学生能力进行评定。这种角色职能将使知识的传授者,校纪、校规的执行者,团体的领导者的传统教师角色定位转变为“资源人”或“辅导员”,这样的转变将对教学改革的成效起决定作用。
2.学习资源的开发。这些学习资源通常包括:教材、参考书、辅导性的印刷材料、各种视听材料(如教学电影、录相带、磁盘、光盘)、计算机软件等。另外,学习资源也指可以提供给学生进行实做练习的各种设备、模拟工场、实训基地等。
3.教学管理方面的革新。在学籍管理上,要突破传统的时间本位的学年制,实行开放的学分制;在教学安排上,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进程、专业要求安排各不相同的技能学习与实习等,这种弹性、开放的教学管理,须充分适应学生学习的要求。要实现这些教学管理上的革新,一方面是教学管理人员观念上的转变;另一方面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使教学管理手段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
4.创造和完善内外部的各方面保障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教育的环境;要有相应的人力、财力、物力作保障;积极取得产业界的参与与支持,开展行动体系的实践课程改革,解决课内和课外相脱节、校内和校外相隔阂的状况,并解决生产实习场所、专业指导教师等实际问题。
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的实践与研究,是培养和帮助高职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是对现代社会经济生活要求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的一种反应,顺应了现代社会能力本位的文化理念,相信这样的实践与研究将是非常有意义的。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7年06月12日 16:28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