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一见
日前,一位微信名叫“永嘉网”的网友,在朋友圈中请年轻人回家割稻。这个倡议引来了不少网友转发、点赞,还有不少人积极响应,利用双休日的闲暇,回家帮父母收割稻谷。
这是一条很简单的微博,却充满了很真挚的情感。确实,现在进入农忙季节,农村到处是一派丰收的景象,但耕作者几乎都是老人,割稻,挖番薯,采摘猕猴桃、板栗、桔子、柿子等等,忙得不亦乐乎。老人对于收获的热情,对于土地的眷恋,一如既往,因此,他们不太计较投入产出比,只是觉得春播秋收,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自己的孩子赚了多少钱,都不会轻易放弃对土地的坚守,在老人看来,土地不单单是生活的依靠,甚至是生命中的精神支柱。前些时候,本报报道的92岁老人耕耘了20多亩土地,就是一个很具体的事例。
但是,年轻人的想法可能不太一样。很多进城经商、务工的孩子,虽然知道父母年迈艰辛,但种几亩地,换不来多少收入,甚至一年的收成还抵不上一个月、甚至是几天的工资,尤其在外地讨生活,几百斤稻谷、番薯,连来回的路费都抵消不了。正是这样的心理,每到农忙时,农村帮工的年轻人不多,留守老人独自承担着收获的压力,固然有自己的乐趣,但山野中、阡陌间,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个孤单的背影。
“常回家看看”是这些年的一个热门词汇,逢年过节的“回家”固然必要,农忙时节抽空去帮帮老人,可能比节日相聚更有意义。这一方面是让老人的体能得到舒缓,规避因攀爬可能带来的劳作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对老人劳动成果的尊重,继而对老人生活方式的认同;尤其重要的是,这种帮忙,让更多人拾取了关于土地的记忆,关于家园和劳动的记忆。而这种记忆对于我们的下一代来说,正在淡化、消失……那些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他们不知道自己和土地的关系,和故土家园的关系,和自然馈赠的关系。“根”的丢失,会因此连带着失去很多东西。
“回家割稻”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教育下一代的另外一种路径,包括灌输给他们对劳动的爱,对上辈的孝,对土地、自然的敬畏等等。
回家,赶在这个收获的季节,也许老人收获的是一年的辛劳,而我们为下一代收获的,却是一辈子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