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校方昨天发表声明,就其宣传片《To My Light》涉嫌抄袭事件公开致歉。这一突如其来的争议看来煞了复旦110年校庆的风景,网上一些尖锐的批评者将这所中国名校称为“复制大学”,这时候的复旦也只能“打下的门牙往肚里咽”了。
对照着看复旦与东京大学的宣传片,结构模仿相当明显。客观说,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各种各样的对外模仿曾经有过很多。往更远处回望过去的世纪,模仿就更多了。但国人之前更多视模仿为“学习”,外界对此也较宽容。如今我们的心态变了,外界的态度也变了,模仿逐渐变得与“抄袭”同义。
模仿能让中国摆脱以温饱为标准的贫困,但它支撑不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运转,更提供不了中国继续前进的动力。所以不仅西方发达国家不断从知识产权的角度加以追究,中国人自己也对“山寨”之风越来越抱以严厉的批评。创新作为中国从产业到文化新的精神旗帜已经举了起来。
然而创新是艰难的事业,中国还不能说已经进入“创新时代”,我们仍处于从模仿到创新的过渡期。不同程度的“山寨”仍相当广泛地存在,模仿与创新的边界也不总是清楚的。
复旦宣传片“抄袭”事件是公众彷徨心绪的一次释放。它显示了公众这方面的敏感,以及对事情发生在复旦这一名校身上的特殊失望。这也是国人对我们集体创新能力不足深感无奈时“逮住一个”骂娘出气的表现。
互联网是听不进申辩的,它经常对出事的人和机构“一棍子打死”,因此这个时候复旦宣传部门的任何解释都显得“多余”,网上舆论场对被批判者的唯一要求就是认错和低头。
其实把复旦大学骂成“复制大学”,还是很情绪化的。复旦这些年对中国、特别是对环上海地区的飞速发展做了重要的教育支持,西方再好的大学,对上海追赶世界的贡献也比不过它。如果说上海是“复制”得不来的,复旦就决不会在创新领域一无是处。中国大学走了一条什么样的创新之路,恐怕我们要过一些年回头看时才能有更深的理解。
中国的一流大学都有瑕疵,但它们从北大开始轮番遭到网上舆论“去权威化”的打击,这种现象也值得审视。一方面这构成了一种舆论监督,有其正面意义。另一方面它们引导了人们对中国一流大学的负面认识,侵蚀了公众对国内高校教育的信心。
中国互联网上存在着一些泛泛的不满和怨气,它们随时在寻找一些适合宣泄的目标,越是在现实社会有威望的人和机构,扳倒他(它)们就越轰动、过瘾。这里没太多规律,大体是“谁被撞上谁倒霉”。
复旦宣传片模仿东大宣传片固然值得批评,但事件展开后,网上的那么多情绪都集中砸到复旦头上,由它来承载社会对创新能力不足的整体愤怒,也让很多人产生“有点过了”的感觉。
互联网舆论场对自己的“狠劲”形成反思或许还要等很长时间,现在需要中国有可能被互联网舆论洗礼的精华部分坚强些。我们所说的“坚强”包括两个含义,一是要虚心接受批评,即使批评有时是过头的,甚至可以往“恶意”联想的。二是要经得起批评,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气馁和放弃。
今天中国互联网上形成了很高的道德标准,而逐渐在现实中兑现这些标准,最终要靠受到批判的那些机构和力量充当“带头”和“主力”的角色。中国就是这样一个复杂的矩阵,我们所有人都不能称自己“绝对高尚”,也都不能认为做出改变只是别人的责任。▲(作者是环球时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