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在基础建设、应用开发方面都有巨大进展。但基础建设资源匮乏、数据信息效率低下、平台系统分散、数据割裂等问题使得智慧校园的目标还远未达成。而且“互联网+”浪潮,拓展了智慧校园的内涵,也对高校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
“互联网+”浪潮下,智慧校园痛点何在?应该如何解决?9月11日,来自全国近30所高校、奋战在智慧校园建设第一线的负责人,参加由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主办的“‘互联网+’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讨会”,就建设智慧校园展开了深入研讨。
信息数据效率低下,智慧校园不“智慧”
与会的多位校长表示,目前大多数高校的信息和数据仍分散在各部门的系统应用中。这样一方面,导致信息和数据只能单点传达给用户,效率低下。另一方面,由于数据过于分散,缺乏有效整合,数据也只能单点发挥价值。真正的智慧校园,数据不应只在单个系统或平台中被生成、应用。
“打比方说,我想通知计算机80分以上有资格听陈教授的报告,以往可能是在门口贴一个布告,但我希望能够更精准、更方便,以后是直接发给计算机80分以上的同学,80分以下不发给你了,希望可以精准到这个程度。”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任友群举例说。
那么,这种情况应该如何解决呢?腾讯智慧校园项目总监邵馨苇认为“人到哪里,我们就去哪里”是一种解决思路。目前高校学生主要集中在95后群体,这个群体最广泛使用的平台,就应该是建设智慧校园的统一平台。有数据表明,手机即时通讯的网友使用率高达91%。所以,智慧校园平台可以考虑搭建在即时通讯系统上。以QQ为例,目前手机QQ月活跃用户中,有1.6亿是19到23岁的年轻人,基本上把2500万名在校大学生完全覆盖了。这说明,以移动社交媒体为出发点,更能建立连接学生、连接校园的统一平台。
端口限制延伸,智慧管理成难题
智慧校园的系统平台应该支持多层操作,为不同的人群提供不同的管理权限。腾讯智慧校园项目总监邵馨苇介绍,“理想的情况是,一个高校就是一个统一的认证账号,不论各个机构还是各院系老师,都可通过这个账号对不同的学生发送不同的消息,信息数量是不受限的。”
但是,目前我国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仍然存在管理服务不够便捷的状况。因为校园生活、服务等使用场景被人为固化,各类系统越来越庞大繁复,导致需要用户去适应系统,并且很难便捷地从系统中获取目标服务,数据利用长期处于低能或低效状态。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通过QQ公众号,已实现对外宣传、读书借阅、成绩查询、教室查询等一系列功能服务,而且学生可以在移动端完成学费、宿舍水电费用的缴纳、校园卡的充值等,实现校内吃住行数字一体化等功能。
所以,真正的智慧校园,应该通过“端”,使得信息、数据能够实时实地实现与用户的触及、激活,使用户在不同的情景中,获得个性化服务。
信息封闭,应跨越校园墙院空间共享
很多学校都面临平台太多、混乱和重复建设,导致信息系统混乱。不同的信息系统,使用不同的技术平台,导致了各类信息资源分别存储在不同数据库中,客观上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彼此间通信不畅、交互不便,造成系统中存在大量重复数据、垃圾数据等诸多问题。
浙江大学宣传部长应飚举例,“我们的门户网站和新媒体是百花齐放,不同部门建的网站、不同的公司开发、用不同的系统,数据库也很乱,统一起来也很困难。”
与此同时,随着互联网的渗透模式发生变化,校园互联网从原来的完整封闭,发展到现在的松散、开放,流程节点不再全部集中在校园内,而是分散在校园内外。以此带来的,是学校的师生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再是“学校提供什么就用什么”,而是向外寻找更多的服务和满足。
不少高校代表提出,智慧校园未来应该突破信息封闭的限制,比如通过利用互联网企业的资源,连接打通不同学校、园区企业等资源设施,让学生和教师跨越校园墙院空间,共享更多资源和信息。
基础资源匮乏,可借助成熟平台打造
开发与建设校园服务平台,完善智慧校园服务体系,是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不可缺少的环节。但由于资金、人力、技术等原因,校园基础建设资源匮乏成为大部分学校的短板。
建设智慧校园的平台需要大额资金、人员和技术投入,这对很多高校而言是个大难题,导致智慧校园建设推进缓慢。
会上多位专家都认为,学校方相关开发资源不足,很难单独去做智慧校园,提议高校借道成熟平台,借助国内强大的互联网企业的实力,使用现有成熟服务,利用现成的入口打造智慧校园。
深圳大学的经验为解决这一痛点提供了有益的尝试。深圳大学代表表示,深大尝试与QQ进行充分的融合,目前已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在师生中得到了很高人气。他们认为,校方可以借道QQ等成熟平台,使用现有成熟服务,利用现成的公众平台作为入口,去打造智慧校园。
目前,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都已与腾讯QQ展开了智慧校园建设的相关合作,它们将通过QQ公众号平台,提供信息推送、应用模板、支付、在线教育、众创空间腾讯云、QQ兴趣部落等六大功能和服务支持。不管成功与否,至少这是在“互联网+”浪潮下,建设智慧校园的一种积极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