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世界运动会地掷球女子连续抛击比赛中,中国运动员王美勇夺亚军。站在领奖台上,抚摸着胸前亮晶晶的奖牌。这位24岁的河北姑娘热泪盈眶。踏上亚军领奖台只需要轻轻的一步,但这一步后面有多少艰辛的努力。
王美跨出的这一小步,却是中国地掷球运动迈出的历史性的一大步。
这是一枚得来不易的银牌。
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地掷球还是一种非常陌生的体育运动项目。事实上,中国开展地掷球运动的历史满打满算也只有6年时间。但是在欧洲,特别是在地掷球运动的发源地法国及意大利等国,地掷球却拥有百年以上历史,是非常普及的传统运动项目。用法国队教练的话说,地掷球在法国就像乒乓球在中国一样普及。
1999年,随着法国地掷球队教练访华,地掷球运动被正式引入中国。当时年仅18岁,还是西安体院一年级学生的王美,从此由游泳改练地掷球,成为中国第一批地掷球运动员。
2001年,学习地掷球才两年,专攻连续抛击项目不到半年的王美,获得在日本秋田举行的第六届世界运动会的参赛资格,第一次走上国际大赛的赛场。王美在比赛中较好地发挥了自己的水平,但遗憾的是,由于大赛经验不足,此次世运会之旅仅仅5分钟就因现场捡球员的失误而宣告结束,无缘决赛。但王美为中国地掷球队在世界大赛中夺取奖牌的梦想仍在继续。
从离开秋田赛场的那一刻起,这位倔强的中国姑娘就暗暗对自己说:“世运会,四年之后我还要来!”在这之后,王美经历了大学毕业找工作等人生中的大事,但一刻也没有放松地掷球训练。她的成绩稳步提高,很快就能向法国、意大利和克罗地亚等传统强国的高手发起挑战。在2004年举行的巴黎世锦赛上,王美一举夺得第三名,同时取得参加2005年德国第七届世运会的资格。
带着4年前的梦想,王美和中国另一名地掷球后起之秀郭晓敏踌躇满志地来到德国杜伊斯堡。但上天似乎要有意给年轻的中国地掷球运动更多的考验。刚刚抵达德国,王美和郭晓敏就因水土不服开始出现发烧、腹泻和扁桃体发炎等症状。世界运动会4年一届,而一名运动员又能有几个4年?在与教练范杉商量之后,王美和郭晓敏决定到赛会医务中心做简单的检查治疗,准备硬撑着参加比赛。
18日,王美在服药后症状有所缓解,坚定地走上赛场。这一次她沉着冷静,发挥稳定,没有再犯上一届的错误,以预赛第二名的成绩顺利晋级半决赛。半决赛在19日中午进行,王美越战越勇,打出了34分的高分,在决战中挤掉了世锦赛冠军、法国著名运动员马·比约,出人意料地杀入决赛。这一成绩同时也平了亚洲纪录。在21日下午进行的决赛中,因病几乎3天未吃东西的王美继续拼搏,无奈对手意大利运动伊·帕辛以超水平发挥打出了破世界纪录的高分。
经过6年的不懈努力,王美终于为中国地掷球运动实现了在世界运动会上奖牌“零”的突破。
这是一枚得来不易的银牌。这是中国地掷球在世界大赛中迄今取得的最佳战绩,也是中国选手在本届世运会开赛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