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正文

2007中国(温州)民间工艺美术学术论坛在我院举行

作者:党院办  来源:党院办
  发布时间:2007年10月18日 08:07  浏览:
为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交流工艺美术和现代科学技艺结合创新的经验,促进民间工艺美术的和谐发展,由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温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温州市经贸委、温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协办,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和温州市工艺美术协会承办的2007中国(温州)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发展”学术论坛于10月17日在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举行。原中国轻工部副部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理事长傅立民、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兴国、原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高而颐、浙江省工艺美术行业协会理事长吴祖熙、上海工艺美术学会会长朱玉成、浙江省工艺美术协会秘书长王树忠等工艺美术方面的专家学者、省内外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及市委宣传部、市政府、市经贸委、市文化广电局相关领导参加了论坛活动。据悉,这是温州市近年来举办相关工艺美术方面最高的一次活动。
据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民间工艺美术更是其中曾绚丽多彩、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它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体现和蕴含着民族情感、认知,审美、创造等多方面的价值。温州民间工艺美术作为其组成的一部分,以历史悠久、品类繁多、技艺精湛、名人辈出而称誉中外;历史上曾有浙江省著名的三雕一塑(青田石雕、黄杨木雕、东阳木雕、瓯塑)中的二雕一塑;省优秀传统工艺美术品类七个(瓯塑、瓯绣、黄杨木雕、细纹刻纸、十字花、夹缬、彩石嵌镶)。
其中作为温州民间工艺美术代表的瓯绣始于唐宋,兴于明清,为我国六大名绣之一。古时温州少女“十一十二娘梳头,十二十三娘教绣”,具有刺绣的优良传统。清咸丰三年(1853年)温州就出现了专业的绣庄,光绪年间瓯绣销往欧美及南洋等地。民国五年温州建立了刺绣局对瓯绣产业实行管理。后以庄竞秋为代表的温州画家参与创作,使民间服饰品逐渐向装饰品和观赏品发展。瓯绣以构图精巧,绣法严谨,运针纤巧,色彩鲜明而著称。2001年瓯绣被浙江省列为重点保护艺种。
瓯绣艺术能够流传八百余年,并且发展成一套独特的系统,是因为“代代有名师,各自有传承”。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改革开放后,慢工出细活的瓯绣与温州其它民间工艺美术一样,面临绝境。老一辈艺人年事已高,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机。传统的“绣法严谨,运针纤巧”风格逐渐被粗制滥造的加工所替代,最具代表性的传统“针平细腻,色彩光亮”的针法已被掩盖在质地粗糙、千人一面的旅游商品中,精品难出,濒临失传。温州其它的民间工艺美术也面临同样危机。其实,温州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同国内其他地区的传统民间艺术一样,带有一定的普遍性,瓯绣艺术的生存状况只是全国手工艺术行业总体窘迫的一个缩影。民间工艺美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濒危的局面受到了政府的重视、社会的关注。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说,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三句话的理解:第一,它是民族文化的精华;第二,它是民族智慧的象征;第三,它是民族精神的结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文脉;浙江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25日审议通过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支持教育机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教育内容,建立传承教学基地,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温州市政府出台的《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第8点加快建设文化大市中重点提到“加强区域文化研究,注重保护温州历史文化遗产和传承民间艺术,进一步张扬温州区域文化”。在《温州市文化产业提速工程》明确提出“大力弘扬瓯越文化,积极发掘温州民间优秀、特色工艺艺术品,重点发展黄杨木雕、剪纸、瓯绣、瓯塑、发绣以及书法、绘画等各类工艺美术品。”将发展研究温州本地瓯越文化及民间艺术做为其重要内容之一。政府这些鼓励对当前低迷的传统手工艺文化注入了一剂强心剂。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的领导站在时代发展和为社会经济服务的高度,决定探索一条传承与发展民间工艺美术的新路。学院2004年筹备,2005年正式成立传统工艺美术研究所,聘请当地工艺美术大师,把温州的民间工艺美术技艺运用到教学的产、学、研机制上,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首先,学院把民间工艺美术作为美术设计教学的切入点,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了解和欣赏民间艺术美感,不仅仅是学习民间工艺美术中所反映出的美术形式和工艺技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存在于劳动者身上的那种善良、勤恳、坚韧、乐观和智慧的品格,从而产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形成历史责任感,才是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的重要途径和长效措施。为此学院开办了《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外建筑史》等辅助课程的共选课,同时开展温州瓯越文化讲座,瓯绣艺术讲座等活动。通过各种艺术活动对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其次开办了作为当地民间工艺美术代表的瓯绣艺术和瓯塑艺术选修课。
学院2005年就建立了瓯绣工作室。并开办瓯绣艺术选修课,根据自愿报名学生的综合素质挑选了相关专业的数十名学生进行培训,在绣品的题材上选择学生家乡的古建筑形式,使同学们在学习技法的同时感受到热爱家乡的情怀。在2006年10月又开办了瓯塑艺术选修课编写了完整的设计创作、技艺技法、制作工序的体系的“瓯塑艺术技法”教材。参加选修课的学生在一定的学业期内和老师的耐心辅导下同学仅用32课时就制作了完整的作品,艺术效果非常好。学院还准备把掌握民间艺术一技之长成为特长考核与学生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渗透到教学活动、课外活动之中。
三是建立传统艺术创作工作室。
学院为使聘请的民间工艺技能人才有潜心创作、悉心传技、教学科研的场所,建立瓯绣工作室和瓯塑工作室,并给予相应的经济待遇,切实解决掌握民间绝技的艺人的实际困难,激发了他们的创作、创新和发展工艺美术的热情。两年来创作工作室的技师、教师和学生通力合作,分别创作制作出如《国韵祥和》、《绿色楠江源远流长》等多幅气势恢宏、制作精美并有重大技法、题材创新的历史和现实主题作品,并入选今年的“西湖博览会”参展作品。
四是开展《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的综合实践活动。
学院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全院发动学生开展“寻访家乡的传统文化”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了解当地古宅居的建筑形式、布局、装饰、仪式或风俗建筑外墙的艺术风格、室内的楹联、匾牌等文字性的装饰形式、记录文字内容、室内装饰形式、各种民间民俗艺术活动,服饰、绣品、纺织民间艺术等,使学生在实践中了解温州的传统民风民俗文化、名胜古迹。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关心、提高艺术修养的热情。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培养初步的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交流、学会思考、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让学生在活动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传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不善于传承就没有创新的基础,不善于创新就缺乏继承的活力,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往往是最好的继承。改革开放以来,躬逢盛事,当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在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技艺,创新亦有长足的发展。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的民间工艺美术,培养年青一代对民间工艺美术的认同感。本次会议特邀国内各名家大师,专业人士和主管部门领导参加此次论坛,旨在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促进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促进温州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发展,使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地方民间工艺美术得到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
我们期待本次论坛不仅能成为一个交流学术的平台,使得民间工艺美术得以传承、创新和发展,并且有助于全社会重视和珍惜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7年10月18日 08:07

版权所有:j9九游会老哥俱乐部 - j9九游会登录入口首页旧版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院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院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